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是一個儒生屢次名落孫山之後發出的誓言。二十多年後,這個儒生實現了自己這個殺氣騰騰的誓言,真的做到了“我花開後百花殺”,於是,將近八百萬人在他的屠刀下喪生。還有數十萬人被他的部下大快朵頤。這個儒生,就是黃巢,唐末舉兵起義的領袖。
公元875年,黃巢響應王仙芝,成為唐末農民起義的發起人之一,並在王仙芝戰死後,成為農民起義的領袖。從一介書生,到起義領袖,再到後來的殺人魔頭。非一言可以言盡。我們都知道,暴民往往因暴政而生,相信如果能夠吃飽穿暖,99。99%的人都不會去做那個把腦袋別在褲腰上的暴民。但是,黃巢就是那0。01%的例外。家境殷實的黃巢之所以成為暴民,只是因為他想造反,想一登大寶、主令天下。就像他當初的誓言一樣,“我花開後百花殺”、“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或許是他屢次名落孫山之後對社會極端復仇心理的趨使,也或許是促使他不加選擇地實施了屠殺破壞政策的原因之一。
根據歷史規律,農民起義往往是在小有成就之後走向衰落,之前陳勝、張角如此,之後的李自成、洪秀全也是如此,黃巢當然也不能倖免。起義之初,黃巢和他的軍隊可謂愛民如子,甚至因此獲得“率土大將軍”的美稱,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他攻陷長安,當時對唐末酷政已忍無可忍的長安市民夾道歡迎,很有幾分“黃巢來了不納糧”之類的想法,黃巢和他的起義軍當時也被感動得涕淚縱橫。但是,不久(公元881年)黃巢稱帝,定國號為“大齊”,以此作為分界點,黃巢和他的起義軍就此變質,在幾乎全盤接收了唐末腐朽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之後,黃巢開始不思進取,並因此給了唐朝的殘餘軍隊以喘息之機,使其得以東山再起,而黃巢的起義軍,則開始像強盜一樣在長安街頭殺人越貨,搶男霸女,他們與強盜的惟一區別或許就是,強盜或許還有所顧忌,有時需要偷偷摸摸,而他們則是明火執仗,肆意妄為。在黃巢的統治下,老百姓連基本的農耕作業都已無法進行下去,於是相當一部分地區出現了“赤地千里”的景象。
隨之而來,黃巢的本xìng也開始以一種極端的方式顯露出來——有人題詩譏諷當了皇帝卻開始變得昏庸殘暴的黃巢,黃巢立刻組織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沒有查出來,黃巢於是索xìng把長安城中三千多無辜的儒生砍了頭;隨著得以喘息的唐朝軍隊的反攻,長安又被唐朝軍隊佔領,城裡受盡了了黃巢暴政折磨的民眾,又開始夾道歡迎唐軍。但是,沒幾天長安再被黃巢奪了回來,對於長安的失而復得,黃巢卻大光其火,他對長安百姓歡迎唐軍入駐怒不可遏,這個曾經被長安市民夾道歡迎的“率土大將軍”,無情地舉起了手中的屠刀,將城中八萬餘名男丁殺戮殆盡,血洗了長安城。
再次被趕出長安之後,黃巢和他的軍隊開始走向窮途末路,於是黃巢只能調集重兵攻打陳州。但是,很快就出現軍糧不足的現象,於是在之後不到一年時間裡,黃巢採用流水作業,用三千把巨碓,將大批活生生的普通老百姓,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舂碾搗磨成肉醬,供應他的部隊。陳州的老百姓被吃光了,就縱兵攻打臨近的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州,目的只為搶人來吃,於是曾經被稱做“義軍”的黃巢軍隊,成了一群吃人的惡魔!
我國曆史上,諸多農民起義的領袖,比如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比如東漢末年“黃巾軍”領袖張角,都有過“殺人惡魔”之稱,但在這些被稱之為“殺人惡魔”的人中,最殘暴、也是最沒有人xìng的惡魔,莫過於吃人,而所有吃人者,又都比不上以黃巢為首的唐末起義軍,根據最保守的估計。黃巢的軍隊至少吃掉了30萬人。
這種吃人不吐骨頭、以人肉充當軍糧的行徑,其野蠻兇殘程度,駭人聽聞,絕對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似乎只有二戰時期希特勒對猶太人大屠殺後再製成化肥的行徑可與其匹敵。黃巢和起義軍的惡行,也註定了起義的最終失敗,在唐朝大將李克用、朱溫等人的進攻下,公元884年,黃巢在眾叛親離中於狼虎谷(今山東萊蕪)為部下所殺,一說他自刎而亡。
自公元875年起義至黃巢被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有八百萬人(其中大部分為平民百姓)死在黃巢和他的起義軍的屠刀之下。中國曆代王朝起義軍,自黃巢起,殺人屠城便成慣例,比如北宋末年方臘起義、元末劉福通“紅巾軍”起義、明末李自成、張獻忠起義、以及清代中後期太平天國起義,這些起義中屠城屠村的事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