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明天又會有多少戰士不明不白的成為犧牲品了
第九卷 反擊戰的血 第七十四章 417高地
第二天一早,我就帶著戰士們在距離417高地前大約四百多米的的兩個高地後潛伏了下來。
之所以要在這麼遠的地方潛伏,那完全是417高地的地形決定的。同登之諒山的公路和鐵路正好從417高的山腳下經過,越軍為了防備我軍衝鋒,不但將鐵路與公路附近幾百米寬的開闊地上的雜草燒得一乾二淨,還有意在鐵路上橫放了幾段廢棄的火車皮以減緩我軍的衝鋒速度。這使得我軍根本就無法在靠近417高地的位置潛伏。
而我們如果要想拿下417高地,就必須穿過這片死亡地帶。
我營被安排在進攻這個417高地,也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
說幸運,是因為我們不會像一、三兩營那樣,冒著側翼暴露在417高地的火力之下的危險進攻扣馬山側翼。
說不幸運,這個417高地前不僅有一個死亡地帶,還擁有同時來自扣馬山和536高地居高臨下的火力支援。這也就意味著,要想拿下417高地,不僅僅是拿下一個高地那麼簡單。
事實上,昨晚從團部回來之後我就一夜沒睡,來來回回的上陣地觀察了好幾次,但無論我怎麼找,都找不出這個417高地的破綻。
正如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英軍的格羅斯特營僅憑一個營的兵力就能攔住我志願軍一個軍幾天的時間一樣,越軍這幾個高地也是呈三角形排列。
毫無疑問,這樣的排列是最安全的,因為高地與高地之間可以互相支援、互相掩護,甚至各高地的火力還可以很自然的形成交叉火力。越軍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戰場上就大量的使用這樣的三角形防禦。比如說在同登的探某、探壟和鬼屯形成的鐵三角,甚至於在鬼屯炮臺還有一個小三角……
現如今,我們要面對的又是一個鐵三角。
這場戰鬥如果是由我來指揮,根本就不會攻打417這個高地。道理很簡單,417高地在這三個高地中標高最低,就算我們千辛萬苦的把它拿下來,它在戰場也發揮不了任何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