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聲道。
丁喜立起身子,眉頭有點微微皺起,以往歷次朝會如果段虎不參加的話,都是自己和林重師交替主持的,而柳含嫣重新參政以後,就都由柳含嫣來主持,無論主持朝議的人怎麼變動全都是指派一人,這樣做能夠更加快捷的處理事情,不會有所拖沓,然而今日竟然指派了四人主持朝會,顯然有點不太尋常。於是丁喜上前一步,攔住了正要離開的安騰,抱了抱拳,說道:“安總管,請留步。”
“丁大人,叫奴婢有何事?”安騰連忙還禮道。
丁喜詢問道:“敢問安總管,王爺除了傳下這道令以外,還有什麼別的話沒有?”
“沒有了!王爺只是讓奴婢傳下這道王令,再無其他吩咐。”安騰搖搖頭,回答道。
丁喜又稍微想了想,問道:“那麼敢問安總管,王爺是一起床就傳下了這道令嗎?”
“不是,”安騰想了一下,說道:“王爺昨晚回到王府之後就一直沒有休息,連夜查閱了最近的奏章,今日大王妃要上早朝之時,王爺就讓大王妃不要上朝了,等會兒跟他一起去看望世子和其他極為大人的公子,然後在去接見四位世家家主之時,就交給奴婢這道王令。”
丁喜聽到安騰的話後,一臉恍然,點了點頭,自言自語道:“原來王爺是想要讓我們做這件事情。”說著抬頭朝安騰行禮道:“多謝安總管的提醒。”
“丁大人,多禮了!”安騰笑了笑,不在多言,轉身走出了議政殿。
在安騰離開之後,身為百官之首的林重師下令朝議開始,然後隨便說
懸而未決的議題,交給朝臣討論,然後將李信、賈淵人到一邊,小聲的問道:“你們也應該感覺到了王爺指派我等四人主持朝政是別有深意的吧?”說著,又朝丁喜問道:“丁大人,看你剛才問過安騰後的表情,想來你已經知道了王爺的心思,快點說出來吧!免得我瞎猜。”
丁喜和林重師兩人一直都是好友,在武安的時候兩人就一起合作輔佐段虎處理政事,這些年來也合作無間,兩人之間說話也從來都是沒大沒小的,絲毫不知道什麼叫做禮儀客氣。丁喜早已習慣了林重師這樣的說話方式,微微一笑,看了看其他三人,不緊不慢的說道:“諸位認為現在王爺最關心什麼事情?”
賈淵眼睛眯了眯,不解為何丁喜有這樣一問,毫不猶豫的說道:“當然是北疆叛亂呀!”
“最關心北疆叛亂的人應該是賈兄,而非王爺。”丁喜微微搖頭道:“北疆叛亂有嚴將軍坐鎮,王爺更是調派了十部玄甲軍和張孝則大人的直屬騎軍前往支援,而且幽州的軍糧也陸續送到了前方,無斷糧之憂,即便董斌的聯軍再厲害也不可能攻破嚴將軍把守的北疆防線。王爺想必也非常清楚這一點,並且心中早有其他打算,所以他才會沒有直接領兵前往北疆,而是回到了蒼隴。”
見丁喜分析得頭頭是道。眾人也隨之點頭,表示贊同,這時林重師稍微想了一下,又說道:“莫非是王爺新頒佈地納民令?”
“也不是。”丁喜還是搖頭,說道:“尊夫人乃是安置流民的能手,王爺也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全權委託給尊夫人,並且下令各個州郡百官全都要聽命於她。這就證明王爺非常放心尊夫人的能力,又豈會突然插手進去呢?難道你沒有察覺朝堂之上除了大王妃以外,還有兩個人也沒有上朝嗎?”
“時進和郭媛!他們全都是大王妃的人。”李信最先反應過來,說道:“難道是建立地方督察司的事情?”
“怎麼可能?”賈淵首先表示反對,說道:“地方督察司並不算什麼大事,只需要……”
“不。建立地方督察司是件大事。”林重師臉色凝重起來,說道:“如果不是大事的話,大王妃也就不會那麼急切的想要在王爺回來蒼隴之前定下督察司的人選了。”
“想來各位這些天全都忙著北疆叛亂、平息那兩件大案地餘波和納民令這些事情,沒有仔細看過王爺下令建立地方督察司的旨意。你們都認為王爺只不過是因為那兩件大案而一時興起想要建立這樣一個看上去和御史臺、大理寺、刑部、六扇門等等衙門部分職權重複的地方監察機構,殊不知王爺想要藉機生蛋,藉著這兩件案子的由頭來建立這樣一個看似多餘的衙門。”丁喜輕輕撫摸著長鬚,說道:“對於這個新衙門的權力劃分,在王令上只不過是稍微地一筆帶過,不過若是仔細分析的話,就會發現這個地方督察司的人員縱然官職低微。可權力卻非常大,有著監控軍、政、民各級人員的權力。雖然現在只不過是有監控之權。沒有刑罰或決斷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