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李詩韻乖乖地點點頭,彷彿一個很聽話的好孩子。
……………………………………………………………………
月餘之後,唐森參加了江州科舉的州縣考,也就是解試,唐森選擇的考試科目是進士科,主要考試內容為策問和文學,策問就是問一些治國平天下的謀略方法,文學主要考察的是考生的文學造詣(實際上是雜文,即賦、銘、頌之類的文章,這裡為主角擴充詩歌一項)。
腦海中擁有唐宋名詩的唐森,在詩文上自然無人能敵,而在策問考試之上,學習過古代史,自然知道唐朝最適合實行的各種政策,再適當加上一點自己的現代人思想,只要不提反對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和地主,絕對能夠讓主考官們折服。
江州州考的主考官便是江州學政,見到唐森新穎和切實有效的一項項治國方案,確實被震驚了,沒想到這孩子不僅詩文造詣頗高,更有治世能臣的宰相之材。震驚之餘,更想欣喜,不僅為自己的學生【注1】有這樣的才能而感到高興,更聯想到以後自己的官途,是否會因為陳江流而變得更為順暢。
即便這孩子極為正直,不會營私舞弊,但有了這層關係,他至少會關照一下自己,甚至有的時候可以保護自己。有一名做宰相的學生,相信沒幾個人不敢尊敬他吧。
唐朝的科舉其實就像二十一世紀的考公務員,除了初試的筆試,筆試過關的還得進行復試,複試就是面試,面試合格的,主考官才會推薦進京。而面試這一關,才是更重要的。
面試這一關,要麼才氣出眾,得到主考官的欣賞;要麼德行優良讓主考官很放心,要麼關係到位;得到主考官的特別關照,否則是很難被推薦入京參加省考的。當然,關係到位,也得有一定的德才才行,不需要出眾,但不要太菜,否則被上面的人責難,主考官也逃不開責任的,將會重罰。
而唐森,已經提前進行面試了,所以只需要筆試透過,便可以順利進入京城,進行中書省組織的省考。而如今,唐森的筆試成績竟然如此出眾,讓主考官大為滿意。直接以江州州考第一名的身份,推薦入京!
之後,唐森回到陳家村,唐森的養父母陳氏夫婦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只想種地,也不遠去城裡居住,唐森早已經用寫詩賺來的錢為他們修建了大宅,買了不少土地,足夠他們過上小地主般的生活了。
然後,又去了金山寺,與明長老悉心長談,然後道別。
最後又去了李府,叨擾李元寶數日,教導李詩韻數日,遂別。
處理好江州的一切事物,唐森終於可以放心地進京了。
*************************************************************
【注1】:江州學政職位相當於教育廳長,但是他作為江州的主考官,相當於江州所有學生的總校長,所有在江州考試的學子都相當於他的學生了,況且他還要推薦唐森入京,所以唐森也算是他的學生。
***********************************************************
ps:有人說本書的語句比較現代化,什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什麼的,不知道好還是不好。我個人的想法是遊戲異界這類書不是歷史正史,還是應該多點樂趣的,與其文縐縐的之乎者也,還不如稍微弄點現代詞彙輕鬆點,用現代語解釋古代的事物,會比較有趣一點。有的架空歷史的書還很喜歡用現代詞彙呢!呵呵……當然,本書不會刻意去使用現代語,只是有些地方使用現代語比較好解釋且解釋、描述起來有趣一些,才會使用。不知道這種風格大家喜歡不喜歡,請在書評區留言,說出你們的想法。謝謝了哈!!!
。
ps2:推薦票太少啦!!!
【卷一】:大唐小僧 【023】、初到長安遭圍堵
長安,唐朝時的世界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一繁華的城市,也是世界的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當唐森看見長安城門上方的巨大“長安”二字之時,唐森真是覺得太興奮了。不過看了看城門口孔武有力的衛兵,唐森還是忍住了心中的激動。
牽著馬走在長安寬闊的大街上,看著熱熱鬧鬧的場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唐森心中倒是慢慢平靜下來了,剛才的激動只是因為到達了目的地的一種歡悅,因為來的路上,實在是太難行走了。即使唐森騎的是馬,但在有的路段,連馬都走得顫顫驚驚的,何況唐森?總之,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