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本來就有著同英國爭霸的野心,說不定也會倒向中國,使英國同時面臨數個強國的挑戰,這種情況應該是大英帝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相反,如果英國選擇放棄日本支援中國,利用中國對抗俄國和德國(俄國利用第二次鴉片戰爭割走中國大片領土,現在德國又強佔青島,都使中國人對這兩個國家產生了強烈的敵對情緒),局面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了。“英現有鉅艦兩艘在倭觀戰,倭欲引我襲英,使彼鉅艦為己而戰,為解困之計,我何不將計就計,言我與英合兵滅日逐德,以收青島,允事後以展拓香港地界為餌,英意稍動,倭聞之必沮,則事畢矣,然此為走鋼絲之計,頗為兇險,現為皇上言之以為參考,可與不可,請皇上與樞臣慎議。”他沒把話說死,幹不幹皇帝和朝中大佬們自已看著辦吧。
“以夷制夷”這一套,他現在也是頗得李鴻章的“真傳”了。
不管皇帝同不同意,日本間諜只要知道了中國最高層有這個企圖,一定會採取行動,現在這個“建議”除了他自己,連愛妻都不知道,皇帝看後一定會找人商量,不會立刻給他批覆,日本間諜為了自己本國的利益,得到訊息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把訊息透露給德國人,他已經安排下去了,對駐青島德軍和德國公使館嚴密監視,甚至包括皇帝從都察院接到奏摺到看完內容以及廷議時的細節他都安排上人做了佈置,現在,就等著日本人的行動了。
記得後世的太平洋戰爭中,中途島戰役前夕,美國情報人員為了確定日本海軍的主攻目標是否是中途島,特意發了一條中途島缺水的假情報讓日本人知道,結果日本海軍在密電裡報告說目標XXX可能缺水,著了美國人的道兒,被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以逸待勞,打得大敗虧輸,就此萬劫不復。
孫綱這回的這個“創意”,很大程度上也來自於中途島海戰的“靈感”。
可是他沒有想到,摺子遞出去的當天,日本人就開始行動了。
“廷寄那裡有被日本人收買的人,已經監視起來了。”陳志堅派人向他報告道,“他們在路上偷偷啟封,快速抄錄後再原樣封好,一點也看不出來,陳大人都懷疑是不是朝中大臣所有的摺子日本人全都知道內容。”
“電報局也有奸細,轉發密電時偷偷抄錄,然後傳出去破譯。”這是愛妻派人告訴他的。
“宮內太監宮女亦有為倭人收買者,且有一人為珍貴妃侍婢,皇上一舉一動,皆在掌握之中,皇太后處亦如此,事涉宮闈,不敢擅專,久恐生變,望大人早作決斷。”幾天後北洋軍情處“駐京辦”飛鴿傳書傳來的訊息更是讓孫綱驚出了一身冷汗。
別說他那個敵後登陸作戰日本人能第一時間知道訊息,現在恐怕皇帝晚上OOXX喜歡什麼姿勢日本人都知道了!
(一百六十九)家裡的“三國演義”
日本人近期內想要採取的“大行動”,不會是衝著皇帝去的吧?
皇帝本人被日本人幹掉了他並不是太擔憂(其實光緒皇帝對他真的很不錯,要知道他這麼想非氣傻了不可),他關心的是一旦皇帝就這麼“拉倒”了的話國家會不會因此而陷入動亂,導致整個戰爭形勢的逆轉?
那樣的話,對所有的中國人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皇帝一旦出事引發的,恐怕就不僅僅是“蝴蝶效應”了。
他正在那裡患得患失一頭亂麻之際,電話響了。
他定了定神,接了電話,是愛妻馬打來的,“在嗎?”她的聲音仍然是那麼好聽,
“在,親愛的,有事嗎?”孫綱笑著答道,
“沒事回家一趟吧,別忘了把手機帶回來,我有點用。”馬淡淡的說道,
“好,已經沒事了,我現在就回去。”孫綱說道,
“路上小心。”她說完就掛了電話。
孫綱從保險櫃裡取出了自己的手機,叫上了林文昊和戴雄飛和侍衛們,現在如果有人想接近他,得冒著被打成篩子的危險才行。
他看了看自己的手機,看到它的時候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個穿越者。
現在,這部手機裡面儲存了太多的各種機密,愛妻早就不擺弄他的手機了,今天怎麼忽然想起來了,難道是想給孩子拍照?
這個時代的照相機孫綱也都見過了,和他的手機是沒有法子比的。
但是不知怎麼,他心裡總覺得有些怪怪的感覺。
家裡到水師衙門並不遠,而且目前因為戰爭地關係。到處都有騎兵在巡邏。旅順和大連可以說戒備森嚴,可愛妻為什麼要說“路上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