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是誰來主導的問題。”李鋒嘲諷的說道,“蘇聯不想讓美國進一步代表全人類,而美國殘餘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也不太願意蘇聯主導。還有就是蘇聯的al3計劃已經實質性的失敗了,新計劃由蘇聯人主導機率不大。所以,新的聯合國計劃,中國有很大可能成為主導者。當然了……計劃還未正式啟動,利益分配問題還未談好。愛麗絲蒂娜中隊長,你有興趣參加嗎?如果參加這個計劃,不僅僅會給東德爭取到政治經濟方面的利益,而且,也有助於東德人民的生存權。畢竟,這是用全世界的力量,來緩解前線國家的生存壓力啊。如果這個計劃再失敗,人類的未來就渺茫了!”
“如果我接到國家人民軍的正式命令,會接受邀請的。”愛麗絲蒂娜。伯恩哈德沒有做出答覆。
實際上,她個人做出答覆也沒有意義。因為,她即使是一名戰鬥英雄,但也僅是一名上尉。距離高層還是很遙遠,因此,她只能儘自己的努力,做好一些戰鬥方面的任務。至於,戰略大局,完全是上面的大人物們在佈局。(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 中德蜜月
1983年1月,東德首都東柏林。
原中國志願軍駐北歐芬蘭部隊的5萬官兵,大部分透過歐洲各國的港口運輸。逐漸返回了祖國。
但依然還有2600多名從北歐戰場上返回的老兵,並沒有返回中國,而是選擇繼續留在歐洲,為祖國爭取利益。
其中,大約100多人繼續留在北歐,為國聯軍北歐司令部服務。
另外,相當一部分計程車兵,轉型成為外交型的幹部,因為,他們非常懂歐洲這邊的軍事,與此同時,也會講歐洲語言。這批士兵中,有700多人會德語,所以,調到了東德這邊。現在他們基本上都成為了國內來人跟東德這邊溝通交流的翻譯。
實際上,這批轉型為翻譯計程車兵,起到的作用,比他們繼續在前線打仗更重要。
因為,國內會德語的不多,而東德會漢語的就更少。兩國希望展開更多的合作和交流,瓶頸是翻譯人才太少了。
東德作為社會主義陣營人均gdp最富的國家,除了因為其基礎設施在中歐國家裡面名列前茅。除此之外,德意志民族的人才底蘊,工業革命時期的德意志,因為重視教育,並且,人民性格對於紀律性和服從性很認同,這種性格很適合搞工業化。所以,從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德國的人均工業產值一直位居與世界第一。
工業規模上去了,那麼各種科技自然就容易雨後春筍一般的冒出來。所以,人類想要提升生產化和科技水平,最應該做的是繼續工業化。
美國、德國、日本等等國家科技發展最快的時期,基本都是工業規模最大的時期。也許,很多成果在後來工業萎縮之後,才被世界贊同。但並不是因為去工業化結果科技水平提升了,這都是鬼話——工業不完全需要科學家指導,只要工業界希望改進工具,那麼科技成果必要是不斷出現。而科學家如果脫離了發達的工業體系的幫助,那麼他們跟坐而論道的玄學也就沒多大區別了。
實際上,相當一部分沒有脫離了工業產業支援的科學研究,就跟宗教玄學區別不大。
後來很多德粉德棍信奉“大德意志科技世界第一”,本質上,並不是德意志比英國法國更重視科研,而是因為德意志工業規模使然。大量的工業人口,有發展活力的工業體系,必然會高效孵化出大量科技成果。
即使是二戰之後的德意志,大量的人才和工業裝置被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等戰勝國搜刮一空。就如,美國和蘇聯的航天工業領先世界,然而……蘇聯和美國的航天方面的人才裡面,大量的德裔。
可以說,蘇聯和美國搶著佔領德國,本質上就是為了下手快一點,搶奪納粹德國的各種科技遺產和一流的科技人才。
東西德之間的差距拉開,一方面是兩者國土和人口本來就不成對比,尤其是,蘇聯為了削弱東德慷慨的把東德大量的國土劃給了波蘭。
而西德雖然也被西方陣營的戰勝國壓榨,但是西方國家吃相好看一點,對西德的領土要求比較少。主要是蒐集了一部分高科技資料,以及質量比較好的工業裝置,駐軍佔領以及讓西德賠款敲詐也就是了。
蘇聯那時候的科技水平跟德意志差距很大,佔領了大片德國領土時,眼睛都發綠,大量的工業裝置,即使很普通,都被搜刮一空。
因為,被蘇聯搜刮的太狠了,以至於,戰後的東德即使很努力,但是卻因為基礎被削弱了太多,以至於被西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