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9部分

和十月革命的人們的孩子,現在為了口吃的,居然跪倒在了俄國女皇的腳下!

很顯然,驅逐他們是個正確的選擇……蘇聯第二首都的民眾沒有想象中那麼可靠啊。

如果列寧格勒再度被圍,而同時德軍又迫近莫斯科,那麼列寧格勒城內發生***暴動也是很正常的。而列寧格勒如果在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反水,那麼莫斯科人民計程車氣,也很有可能會崩潰。

另外,列寧格勒一旦變成了彼得格勒,那就等於關上了蘇聯和德國談判的大門。

實際上,現在的斯大林並不想和德國打到底——看起來也打不過!

他想要的只是一個可以交待過去的和平。在西部稍微割點地是可以的,但是1939年蘇波戰爭前的邊境線,特別是左岸烏克蘭必須要保全。否則斯大林就是俄羅斯的千古罪人了!

所以斯大林的小算盤其實是“和”,而不是“拖”。因為他很清楚列寧格勒有很大的機率陷落。而列寧格勒一旦變成俄國女皇的首都,那麼恢復俄羅斯帝國就會變成德國人首選……

因此斯大林不敢“拖”出一個和平,只能寄希望與“打”出一個和平。

只要結合部戰役能夠勝利,斯摩稜斯克、明斯克和列寧格勒都不丟,烏克蘭的第聶伯河防線也存在。

那麼談判桌上的鬥爭,暫時就會變得對蘇聯有利了。哪怕紅軍在結合部戰役中損失慘重也沒關係……因為紅軍損失多少是機密,德國統帥部不可能完全掌握,他們知道只是自己的軍隊被打敗了,這就會促使他們降低談判的要價。

而且斯大林覺得,如果自己“讓出”半個烏克蘭和半個白俄羅斯,那麼德國人真的已經吃得很飽了。主宰了大半個歐洲,拿下了中東產油區,非洲也是德國、法國和羅馬的勢力範圍。印度那邊控制大半問題也不大——簡直就是一個十八代當農奴的革命群眾搶了沙皇的冬宮,金銀財寶用幾輛馬車都裝不下了,還不趕緊逃去西歐花天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