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活。而反過來講,一旦郭氏集團破產,郭守雲出逃,那會是一種局面?毫無疑問,那遠東會出現恐慌,很多人要擔心自己明天會不會失業,更多的人則要忙著去銀行提款。這說明什麼?很簡單,這就說明莫斯科對遠東的影響力已經被郭氏集團在無形中侵蝕掉了,也正因為如此,郭守雲才能對遠東政壇保持強大的影響力,無論誰出來競選一州之長,也不管他的競選綱領如何到位,只要郭氏集團布一份宣告,公開指責這個傢伙“不可靠”,那對於遠東的民眾來說,這個人就不可靠,哪怕他說的天花亂墜、聲淚俱下,那也是不可靠。也許有人會說這有些誇張了,可事實上就是這樣,儘管它無法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給出一個很正規的解釋,但是卻可以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美聯儲,或說是格林斯潘要是跳出來指責紐約市長執政不可靠,說他的執政可能對紐約經濟的展產生負面作用,那結果會怎麼樣?估計這可憐的市長在得票率上要跌三十個百分比以上吧?

某個人,或是某個組織的某種決定,能夠在多大範圍內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就是影響力的一種體現。郭氏集團現在固守遠東,受“小農思想”的左右,郭守雲沒有對外擴張影響力,毫不客氣的說,只要踏出遠東的面,尤其是到了莫斯科,誰管他的死活啊?

這一點很危險,郭守雲意識到了,所以他要改變,他要在固守遠東利益基點的同時,向外擴充集團的影響力,至少要讓大部分蘇聯人都知道郭氏集團的存在,而且也要讓他們知道,郭氏集團的安危與他們的利益休慼相關。

………【第二二一章 車廂會議】………

郭守雲將自己的考慮詳詳細細的解釋了一番,對於他來說,身邊的守成和里爾克,都是集團內的一線主要人物,雖然說集團的大事、要事基本上都由他一個人拍板定案,但是更多情況下的內部協商同樣也是很重要的。

守成歷來對這方面的事務不是很關心,因此他也不願意花更多的腦筋去考慮這些東西,在他看來,集團的未來由大哥拿主意就夠了,自己應該做的,就是多做事少說話。而對於郭守雲所提出的關於擴大影響力的問題,里爾克本人倒是有著更深一層的考慮,他認為,郭守雲這次能夠看到擴大集團影響力的重要性,這是好的,是一個擺脫舊有思維從而進一步鞏固集團安全係數的進步,但是換一個角度說,他覺得郭守雲還是沒有真正放開視野,他想邁的步子還是有些小——既然要擴大影響力,同時又不能將集團的利益點向遠東以外的蘇聯國土擴張,那為什麼不放眼國外呢?

中國在大搞改革開放,里爾克向來很關注這方面的問題,在他看來,改革開放這一項政策,不僅僅是處於經濟層面的戰術思量,同樣也是出於外交層面的戰略考慮。開放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一個走出去的過程,而對與國際社會來說,這則是一個融進來的過程。冷戰幾十年,東西方的對抗持續悠遠,而最終,為什麼以東方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崩離瓦解,西方的資本主義陣營卻有了進一步聯合的趨勢?在里爾克看來,無它,一個自由且密不可分地國際大市場在其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西方倡導自由市場經濟。無論是美國也好歐洲國家也罷,他們在倡導自由市場聯合的問題上不遺餘力,因此,經過幾十年的冷戰期,整個西方的經濟體系凝合成了一塊鐵板,美國不可能離開它的盟友而單獨生存,同樣的,它的盟友也不可能在摒棄了美國之後過得更好。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同樣考慮,在經濟上也有了更加緊密地聯絡,政治經濟兩大因素共同作用,將這個西方陣營牢牢地擰合在了一起。而與此相對的,東方的社會主義陣營卻是另一番景緻。這裡不提倡開放國門的自由市場,各國都在以偏概全的構建自己地小生活***,整個東歐陣營與蘇聯的關係,無非就是生活必需品的出口國與重工業產品提供國之間的簡單關係,以及在這種關係作用下,所形成的實質上的政治主從國關係。毫無疑問,在缺乏經濟必要聯絡的情況下,單純依靠政治束縛力所構成的聯盟,是不可能維繫長久的。長此以往,處在從屬國地位上地東歐各國,勢必會出現政治獨立的訴求以及自主展重工業的強烈願望,而隨著這種訴求與願望的一步步深化,東方陣營的解體自然也就成了歷史的必然。

作為猶太人的里爾克,他不是馬克思主義,但是他卻極為推崇馬克思地一句話。那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再說白一點,那就是經濟決定政治,而從這一點上考慮。無論是蘇聯就有體制下的掌權,還是東歐那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領導,他們全都算不上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充其量了,他們就是披著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