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30年中,我與統一企業的夥伴們,靜靜地推動了一次臺灣生活方式的革命。” 這個“革命”的發源地是臺南;這個“革命”的對像是傳統的生活;這位“革命”領袖,不屬於一個政黨,而屬於全體的消費者;“革命”的事業是統一的各種“產品”,它們包括了各類飲料、食品。每天有兩百萬人次進出遍佈全省的兩千家7-ELEVEN便利商店。它們的年營業額419億元,比臺積電的502億元相去不遠。另外還有16家家樂福批發超市、14家咖啡店、66家康是美、統一證券、統一產險,以及在中國大陸的幾百家工廠…… 在臺灣,幾乎沒有一家企業能像統一集團一樣,和2,300萬人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結,統一集團的各種產品已經遍及每一個年齡層、每一個角落、每一個人的生活面。而這些應該歸功於高畫質愿的成就。 也許人們會問,一個只有小學學歷的人,怎麼就能夠一手撐起龐大事業王國,高畫質愿究竟有什麼魅力,能夠讓旗下事業體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說穿了,就是無私的精神。高畫質愿認為,有私心就會有偏心,偏心就會有人產生不滿,有不滿就會影響到公司的發展與成長,所以一個人若無私心,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個標準可循,好的人就會留在公司,為公司而努力。    
“統一”創始人(3)
高畫質愿對待公司的人十分尊重,從來不擺老闆的架子,是出了名的“笑眯眯先生”,統一的員工,即使是基層的工廠作業員,都散發出一種以統一人為榮的驕傲,因為老闆對每個人的重視。一位幹部級的女職員說,只要是高畫質愿親自面試過的員工,往後再見面他幾乎都能叫出此人的名字。 1989年,高畫質愿把統一企業總經理的棒子交給林蒼生這個職業經理人,而不是自己的後代子孫。這就是他常說的“無私”,所以當他為“公”著想時,自然就要替公司的未來找一個年輕的領導人。高畫質愿說,我把棒子交給他,我很心安。他認為林蒼生的操守經得起考驗,他會很放心把大事業交給他。 正如高畫質愿對林蒼生的放心,林蒼生也十分了解這個偉大的創始人,他是這樣評價高畫質愿的:“他在統一的第一個10年是個生意人,第二個10年是個企業家,第三個10年則是個宗教家,因為什麼樣的心量成就什麼樣的事業。” 成功秘訣 樸實、仁厚的人格魅力。 高瞻遠矚的胸懷、拳拳報國的赤子之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投資之神(1)
投資之神——沃倫·巴菲特 財富檔案 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家。1999年末,美國《紐約時報》評出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巴菲特依然名列榜首。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最受尊重的企業家中,1999年巴菲特名列第六。2001年《福布斯》雜誌富豪排行榜,以323億美元資產位居第二,僅次於比爾·蓋茨。 企業型別 投資。 成長記錄 1997年,海南出版社的一本傳記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最初,它在美國的首版也是轟動一時的新聞,因為作者是《華爾街日報》的資深財經記者羅傑·洛文斯坦,傳主則是著名的世界富豪——沃倫·巴菲特,篇首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一篇短文。蓋茨是這樣寫的:“他的笑話令人捧腹,他的飲食——一大堆漢堡和可樂——妙不可言。簡而言之,我是個巴菲特迷。”事實上,巴菲特不僅讓蓋茨為之著迷,他幾乎風靡了整個美國、整個世界。 他被喻為“當代(也許永遠是)最成功的投資者”。這位喝著百事可樂卻投資可口可樂的奧馬哈鄉下佬,舉手投足都牽動著華爾街——他的健康狀況甚至都會直接影響到股市行情的漲落。他就好像希臘神話中的邁達斯神,有點石成金術。人們對他的追隨和關注,形成奇特的“巴菲特現象”。 天生的生意人 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華達州的奧馬哈市,他出生的時候,正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最嚴重的時候,巴菲特剛滿週歲時,銀行證券銷售商父親就失業了。貧窮的家境使巴菲特從小就對錢產生了極大的渴望。 還是小孩子時,巴菲特就對數字特別敏感,他對數字的喜好超過了一切。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幫助他在進入投資領域後比別人更能精確計算投資的風險和回報。當然,他最感興趣的還是金錢。5歲時,巴菲特在自家門前向路人兜售從祖父雜貨店裡批出來的口香糖和檸檬汁。6歲時,在與家人去郊外度假時,他用25美分買了6聽可樂,然後在湖邊以5美分一聽的價格賣給遊人。9歲時,他就知道透過收集瓶蓋來了解哪一種品牌的軟飲料生意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