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交官不能做,但辦報紙依然可以自由抒發,影響公共輿論,況且自己在報社裡任職多年,完全熟悉各種操作。 1959年,一份叫《明報》的報紙在香港註冊。公司註冊資金10萬元,金庸佔80%的股權,負責編務,朋友兼合夥人沈寶新佔了20%,負責經營。這樣的股權比例一直維持到90年代。 “明”含有“明理”的意思,同時也象徵了光明的前途。金庸在《倚天屠龍記》中,寫到了“明教”這麼一個組織,可見金庸對“明”的喜愛,他還請了當時香港最有名的書法家王植波題寫刊名。 當時香港的報紙很多,有比較嚴肅正統的《星島》、《華僑》、《工商》,也有很多低俗豔情小報,怎麼才能開啟出路,金庸決定走一條中間道路,既有嚴肅正統內容,也有軟性香豔小說。總的來說,以小說及趣味資料為主,每日出版一張,小報形式設計。 《明報》的銷量起初並不盡如人意,有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時期,甚至面臨倒閉的危險。據《明報》老職員回憶:“查先生那時候真的很慘,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兩人喝。我們看見報館經濟不好,也不奢望有薪水發,只求渡過難關,便心安理得了。” 但金庸與沈寶新硬是苦苦支撐下來,甚至不惜以典當來維持。他們確確實實將辦報作為一項人生的事業去做,不願意半途而廢。 為了挽救自己的報業,金庸拿出了殺手鐧,就是他的武俠小說,來支撐報社走過艱難的創業階段。而當時連載的就是著名的《神鵰俠侶》,這本小說一出,男女老少爭相購買報紙,期待著每天的連載,尤其是楊過與小龍女的16年之約,引來了大量的讀者來信,大家都在猜測最後的結局。當然,金庸最後讓他們重新相聚,報社的銷量是節節上升。 金庸的武俠小說打穩了《明報》基礎,加上沈寶新的經營手法,《明報》的廣告業務穩步上升,雖未至盈利可觀,赤字卻已逐漸減少。報館維持下去已無問題,但還不是一流報紙。正在金庸絞盡腦汁,思索追趕良策之際,中國大陸爆發了“大逃亡潮”。因為1962年的三年自然災害,導致了大批的大陸人湧到香港,造成動盪局面,成為熱門話題。 當時各大報都爭相採訪這段新聞,在實力、財力上,明報無法與別人競爭,但金庸獨闢蹊徑,在社評中大做文章,對於此事發表了與眾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讀者的注意。以《大公報》為首的幾家大報,對於金庸的觀點進行了抨擊。《明報》當然不示弱,你來我往,一場激烈的筆戰引得讀者大看好戲,欲罷不能。本來並不怎麼著名的《明報》在筆戰中人人皆知,而更重要的是,金庸的社論引起了高度注意,不管贊同還是反對,誰都無法忽視它的存在。 這次筆戰後,《明報》擴充套件至兩大張,形成了中型報紙的規格,同時也有了盈餘。可以說如果沒有“逃亡潮”,也許就沒有《明報》後來的發展。 後來在許多事件中,金庸都表現出自己的獨特的立場,在與別人一場又一場的“爭論”中,《明報》越來越出名,銷路越來越好。後來的“文化大革命”更為《明報》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當時大家都迫切想要了解大陸訊息,《明報》及時開闢了“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最新訊息。由此《明報》成為報道中國訊息的權威。&nbsp&nbsp&nbsp&nbsp

妙筆寫傳奇(3)

之所有這樣的成就,跟金庸的知人善用是分不開的,他培養了不少優秀人才,這些人或在《明報》工作,或者後來自己獨立,都成了香港報紙的中堅人物,例如《信報》老闆林三木,原先只是資料員,後受到金庸賞識被派往英國學習財經,返港後任《明報晚報》的副總編輯;可以說60年代的《明報》,人才薈萃,令人神往! 1968年,金庸又辦了《明報週刊》,改變了週刊只是報紙贈品的做法,開始精良編輯,定價出版。除了《明報》(日報)、《明報月刊》、《明報週刊》外,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87年,又成立翠明假期,經營美加、澳洲及歐洲的高階旅遊業務,使得明報集團的業務多元化。 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企業集團,經過30多年不斷發展,已由一家報社擴充套件成兼營出版、旅遊、印刷以至地產的多元化企業。《明報》銷量高達12萬份。1989年“北京政治風波”前後,銷量一度突破25萬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明報週刊》則達到30萬份,執香港娛樂週刊市場之牛耳。90年代初期,明報盈利高達1億元,金庸個人的財富估計已超過6億元。 金庸的好友說,他(金庸)是中國以文致富的第一人。最瞭解他的職員說:“《明報》的成功,可歸功於查良鏞個人的遠見。由早期以武俠小說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