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光大概做夢也沒想到,他傳授的科學方法,競被林毓生這樣運用了!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5.李敖……殷海光……臺靜農(2)

但李敖對殷海光並非不尊敬,他看不起的是殷海光的軟弱,不敢和國民黨徹底決裂,另外一點就是殷海光愛擺出一副英雄架子。實際上,殷海光對李敖曾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就在李敖赴殷海光家的當天晚上,他在日記裡寫到:“赴殷海光家,與他商談的結果促進我幾個大決定,諸如轉哲學系,學成德文,多念一年,與夫我將來職業之選擇,我都有了迅速的決定。殷先生又送我《怎樣研究蘇俄》一本,《祖國》二二七期一冊。”

在1957年6月12日的札記裡,李敖又表示了對殷海光的嚮往之情:“既決定轉哲學系,復有盡承海光衣缽之意,蓋我深信他走這條路對世道人心有深遠的影響,並且我深信在這方面的貢獻是‘捨我其誰’的,我非常希望以我之才,能對世道人心有許多偉大的貢獻。”

同年7月19日,又有札記曰:“下午與宏祥去殷海光家,先生贈我《胡適思想與中國前途》一文之油印本,此文甚好,《祖國》曾轉載之。”

後來李敖的日記裡就不斷出現對殷海光的反感,如他在與殷海光見面後第二年的1月6日的日記中寫道:“夜讀邏輯,決定好好學到殷海光,從馬戈言,此不難也。像‘吸收’胡適一樣,他沒有多少好‘吸收’的。”

所以說,李敖不是不敬重殷海光,而是有選擇的敬重。總的來說,胡適和殷海光是他大學時代最佩服的兩位前輩,其他不論師友,與他固有交情,但要李敖佩服,是根本做不到的,“由此可見,我這個大學生是如何挑剔、如何眼高於頂了。”殷海光榮列他李敖佩服的二人之一,已是殊榮。

相比較而言,在李敖筆下、嘴裡、心中,臺大另一位名教授臺靜農就沒有殷海光幸運了。

李敖在歷史系時,臺靜農是中文系主任。他雖沒教過李敖,卻幫過李敖的忙。1957年李敖因家境貧困被迫出售家藏的《資治通鑑》、《昭明文選》、《三遷志》時,他曾幫助出手,並還到宿舍看過李敖,為此李敖一直深懷感激,所以在1963年在《文星》寫文章攻擊臺大文學院且攻擊到中文系時,李敖認為中文系的腐化是因為臺靜農被“挾持”,但後來他改變了這種帶有感情因素的評判,認為腐化的真正原因,臺靜農就是禍首。此公青 年時代,跟魯迅搞未名社,倡新文學、坐舊監獄,不無知識分子的偉大懷抱與氣概。可是到臺灣後,四十多年下來,他表現的,是逃避現實,整天教書以外,搞的是飲酒、刻印、寫毛筆字。學術著作,極為可憐,只有一本《靜農論文集》 而已,還是八十歲時臺大中文系為他印的,問他為什麼 如此疏於出版論著,他的答覆竟是:“我不在乎。”李敖曾把這本論文集統計了一下,發現全書四百七十五頁、寫作時間長達五十五年、篇數只有二十五篇、每年寫八頁半、每天寫0、023頁,每頁八百四十頁,即每天寫十九個字,統計之下,原來臺靜農每天只寫十九個字,便成了大學者!從大陸而渡海,在臺灣島上竟通吃了四十多年,李敖覺得這簡直是笑話。李敖禁不住義憤填膺地說:“四十多年光憑詩酒毛筆自娛(實乃自‘誤’),就可變成清流、變為賢者、變為學人、變為知識分子的典範,受人尊敬,這個島知識分子標準的亂來,由此可見活證。如果臺靜農在逃世,也要逃得像個樣子,但他在1984年與梁實秋同上臺受國民黨頒‘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1985年又與日本人宇野精一一同上臺受國民黨頒‘行政院文化獎’……老而貪鄙,無聊一至於斯,至於用毛筆寫‘恭錄總統蔣公“言論,更是無恥之極了。”

實際上,不但對臺靜農的墮落李敖極其反感,實際上文學院的老師很少有李敖看得上的,他們的粗鄙、淺薄、虛偽都讓李敖反感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