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達到那麼高而沒有關係,主要得益於龍族大規模的高效海洋漁業,提供了大量優質食物與飼料,不然的話,早就崩潰了。
而現在,龍族的鋼鐵產量,今年已經達到六百噸以上,明年肯定超過一千噸,估計可能接近兩千噸,煤炭產量今年是五千噸,明年隨著淮南煤礦的投產與先進挖掘工具的武裝,增加一倍到兩倍不是問題,不至於拖工業化的後腿,另外,銅的產量達到了十二噸,錫四噸。這些原材料,全部被龍族的工業手工業消耗掉,所以,龍族的實力現在是大大上了一個臺階。
農業(含漁業、畜牧業、鹽業)方面,現有各類耕地近百萬畝,今年產淡水魚五千噸,海魚三萬噸,水稻一千兩百噸,小麥四千噸,蠶豆五千噸,黃豆六千噸,芝麻七噸,油菜十五噸,各類瓜果蔬菜三十萬噸,食鹽三千噸,各類中藥材四百噸,這些收穫,除去族人消費、留種與對外貿易外,還有一半左右作為戰略儲備,所以,目前龍族至少可以抵抗兩年饑荒。
副業方面,主要是,麻,產量兩千五百多噸,明年可望加倍,絲綢產量五百公斤,明年可望達到一噸以上,各類藤竹編用具以及各類金屬非金屬手工產品、紡織品不計其數,除了足夠滿足族人生活生產需要外,還能大量對外交易,而龍族內部的凝聚力極強,所以,到現在可以說,龍族文明已經足以與這個世界任何一個大勢力相抗衡了。
不過,就算這樣,與龍族接下來的發展相比,人口還是遠遠不足,附近的禾族與貿陶族我暫時不想動,就又將目光投向了遠方的河姆渡。
根據草民族長的飛鴿傳書,這一年來,南草族發展很快,當地一些小部族紛紛加入,讓南草族一舉膨脹到一萬人以上,而渡族現在已經與龍族合作開發海洋漁業,等於是依靠龍族的附庸部族,關係不大,唯一可以挖潛力的就是姆族河狸族了。
當然,這兩個部族本身已經選派過多批族人到龍族,說是學習技術,實則免費為龍族打工,而且他們按照龍族的指示種植作物,並且發展一些基本的手工業,龍族回收並且向他們供應各種生活用品,實際上也已經納入龍族的經濟勢力範圍,只是這樣效率實在不是太高,如果他們加入了龍族的話,就可以統籌安排了,其實我是看上河姆渡各部族那至少三萬的男壯勞力了,只是這種事情,不是一廂情願就能實現的,雖然以龍族的實力,吞併河姆渡各部族並不是太困難,但是我又不想開戰,所以,也只得慢慢來,另想他法。
看來,親自跑一趟河姆渡是不可避免的了,於是將這裡的事物交給風行機謀等,木牛與山魈留守,我打算帶著大個子強與智慧阿根去河姆渡。
就在我們將要啟程的時候,一件喜事再次臨門,陶藝再度率領貿陶族高層來訪,表示了貿陶族全族加入龍族的願望。
雖然貿陶族加入龍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不過終於敲定,也是皆大歡喜,讓我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不過我要南行,也就簡單商定了總的原則,具體事項就讓機謀風行他們去談了。
這樣一來,馬鞍山周邊除了一些中小部落,遠處還有雖然不馴服但是在龍族打擊下實力已經大損的山夷族外,就剩下禾族一個超級部落了,不過,對禾族,雖然至今沒有動靜,但我沒有絲毫擔心,禾族現在主要是我們的糧倉與商品銷售地,而且已經有大批族人來龍族打工,因此,根本沒有必要擔憂禾族的動向。
………
讓浪裡白條帶一支船隊沿長江而上,去虎族人那邊看看情況,掌握其動向,木牛則一邊狩獵,一邊守城,我自己帶了一千精銳龍族戰士,告別了馬鞍山的龍珠族人與貿陶族高層,我們再度啟程浩浩蕩蕩南下了,此次的目標,河姆渡。
不過,因為還要有些部署,所以,我讓這一千龍族戰士,護送從老駐地鋼鐵廠生產的五百門大炮南下直奔河姆渡,自己還是利用時間順路去湖州轉了轉,還特地跑了一趟老駐地與狼族新城。
現在的老駐地與以前鼎盛時期相比,已經冷清多了,這裡現在主要用作下游的鋼鐵廠與銅廠的工人宿舍,除了一些後勤女工外,連工人的孩子也都被送到湖州進行集中教育去了,所以,老駐地除了偶爾幾個上夜班的工人在溜達以外,幾乎就看不到什麼人了,那個樣子,很像現代那些被關閉了的工礦區,比如我去年去過的,浙江省長廣煤礦,一片凋敝的破落慘象。
不過,城市也與人的一生一樣,有新生,有興旺成長,也有衰亡,就算是古代那些極為繁華的大都市,也有可能成為後世的悽悽芳草,所以我也不必為之憂傷。
視察完老駐地,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