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離婚。法院在判決二人離婚的同時,也支援了劉某要求支付“空床費”的請求。 。。

第二章 後現代經濟——交換(2)

在這個真實的“空床費”案中,法院強制執行婚內情感協議,等於承認當事人透過協商確定情感價格。法院的這個後現代先鋒派行為為中國開了第一個正式的情感價格的先例。

情感定價的一個重要不同是,每個人對於情感的定價有可能不同。每個人定出的“空床費”可能高低不同,形成一物多價。

大家都知道,情感成分在現代網際網路經濟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在中國,手機不光是理性的通訊工具,它還成了情感的寄託:紅樓夢海選、“超女”海選早超出理性定價範圍,體現了情感的巨大能量;楊麗娟追劉德華,更是追到驚心動魄的“酷斃”(準確地說是一“酷”一“斃”)。但論起情感估價方法的成熟程度,卻與情感經濟的規模太不相稱,理論遠遠跟不上實踐。

看看現在情感評價的精確度吧,不是“感情無價”,就是“酷斃帥呆”,一個負無窮,一個正無窮,精確度在正無窮到負無窮之間。而且你瞧用的這個詞:酷和帥,它們到了極致,酷到斃,帥到呆,非“死”即“傻”,既不喜慶,更不學術。上述種種都說明需要專業介入來探討情感定價問題。

問題的針對性和緣起:“意義均衡”

我們從汪丁丁講述的一個案例說起:

兩年前的一個仲夏夜,我偶然看見熱鬧的街邊小攤上隨便扔著一隻布質小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