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馬齒莧各12克,枳實6 克。

香砂六君子湯健脾和胃,加煨葛根、黃連、枳實、馬齒莧、烏梅清熱去溼,澀腸止痢。脫肛者用補中益氣湯加赤石脂15克。

脾腎兩虛主要症狀為下痢清稀、腹痛,常見痢下白色粘凍,怕冷,四肢不溫。

可用真人養髒湯,取黨參、訶子、白芍各10克,白朮8克,乾薑3克,甘草、木香、豆蔻、炙甘草各5克,當歸6克,肉桂、五味子各3克。

真人養髒湯補虛溫中,澀腸固脫,治瀉痢日久,脾腎虛寒;配合人參、白朮、炙甘姜、草組成的理中湯溫中祛寒,補氣健脾,則效果尤佳。

另外,家長也可以取一段山藥切成塊,放到粉碎機裡再放一些水,打碎後倒入鍋中,一邊燒一邊攪拌,燒開了就可以了,每天下午的時候給孩子喝1小碗,也可以幫助孩子健脾胃,滋養身體。如1周後仍沒完全控制症狀或轉為慢性菌痢,家長可用清艾條一根,每天燻孩子的肚臍,病情輕的話,1天1次,重的1天2~3次,1次15~20分鐘,堅持幾天孩子的腹痛、腹瀉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答疑錄…………………………………

jllsr問:

為什麼細菌性痢疾初期不能濫用止瀉藥?

張醫生答:

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治療的原則是應用抗菌藥,不能濫用止瀉藥,當細菌未被殺滅或抑制時不能服用止瀉藥,因為細菌大量繁殖,毒素大量被腸道吸收,引起腹脹、腸麻痺,只能使病情惡化,故痢疾初起不能亂用止瀉藥。

小冉問:

我的孩子不到1歲,從9月1號那天,拉了6次,不是很稀就是黏糊糊的,顏色是綠的。所以現在吃希刻勞和媽咪愛、思密達。昨天拉了2次,今天到現在又拉了5次了,金黃色的、黏乎乎的、有血絲,最後拉點沫沫。請問她這是不是細菌性痢疾,吃什麼藥療效比較好?

張醫生答:

大腸桿菌十分活躍,1歲不到的孩子脾胃功能尚不健全,所以特別容易拉肚子,家長十分著急,下面介紹的這種推拿方法簡單易學,特別有效。

孩子拉肚子的情況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以下三種。

寒溼瀉:孩子的大便不臭,清泡子多。

熱瀉:肚子痛,大便臭而黃,像暴雨一樣啪的下來。

傷食瀉:大便酸臭,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打嗖嗝。

這幾種腹瀉的手法大體相似,略有區別。首先讓孩子平躺在床上,然後家長一步步地來。

第一步:運內八卦穴。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併攏,用指腹以手掌心為圓心,中指根下三分之二為半徑揉。不講方向。

第二步:摩腹。也就是五指併攏用指面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

第三步:揉臍。食指疊加在中指上,無論順時針、逆時針揉肚臍。

第四步:揉中脘穴。肚臍以上孩子的4個橫指處就是中脘穴,用食、中、無名指三指的指面揉,不論方向。

第五步:揉七節骨。龜尾穴在尾脊骨端,龜尾穴前面腰椎以下就是七節骨。根據病情的不同,在這裡的推拿方法也不同。七節骨的功能是調節大小便神經,向上推七節骨,有止瀉的作用,向下推七節骨,有排洩的作用。當孩子是寒溼瀉,媽媽用雙手拇指向上推或是食、中指併攏向上推;當孩子是熱瀉時,第一天,向下推七節骨,有助於排出殘留的腐蝕的東西,第二天向上推七節骨;當孩子是傷食瀉時,第一天向下推七節骨,第二天再向上推七節骨。

第六步:揉龜尾穴。用食指搭在中指上用指腹不論方向揉。

給孩子按摩的時候,媽媽應該用力適中,輕快柔和,按到每個穴位潮熱、發紅就行了,每個穴位按2~3分鐘,一刻鐘就能搞定,1天給孩子按1次,1天拉十幾次這樣比較重的情況可以按2次,只要手法得當,頂多5次就能徹底治好。

6。痄腮不可怕,輕鬆搞定它(1)

中醫認為,痄腮是由風溫邪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治宜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一提起春天的傳染病,那真是太多了。而我們現在說的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也是多發生在春季的兒童常見病。這種病聽起來挺邪門的,其實,家長也不必太擔心,你也能為孩子治療這個病。

我的鄰居有個孩子,有一天他急匆匆來敲我的門,說您給孩子看看是不是得了腮腺炎了?

原來,他們家孩子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