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股的下跌是罕見的,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均創史上最長的陰線,同時,香港恒生指數跌幅達8�65%,國企指數重挫11�97%,這都是創紀錄的。有人會說,這是預期中的事,誰讓你們事先沒有想到。是的,在A股本身已有調整壓力,中國平安鉅額融資拖跨自身股價的同時,外圍市場的影響被放大到了“最大音量”。但是,這只是“事後聰明”(Hindsight)。總有這麼一些人,無論發生了什麼,他們總會認為,這是註定的,自己本來就知道或者應該知道事情的結果。就像魯迅小說《祝福》裡的祥林嫂,失去兒子後逢人就說,“我真傻,真傻”,好像她本來就知道或者應該知道兒子會出意外一樣——見《行為金融學》(李國平著,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25頁。當然,與事後聰明相對應的,是“低估了偶然性的作用”,這也是人們在投資行為中常常容易犯的錯誤。

在全球股市的暴跌中,我們看到了應急機制,比如印度股市昨日盤中臨時停牌,美國昨晚宣佈降息75個基點(相當於正常幅度的三倍,是28年來最大的一次),歐洲央行也在考慮減息等等,而我們A股面對這樣的局面,“坦然自若”,究竟是反應太慢,還是胸有成竹,還是有更高明的考慮,我們不得而知,但管理層“不表態”的態度,市場會怎麼理解?短期的巨大風險,應不應該從主觀上盡力化解,投資者有必要繼續承受更大的損失嗎?

其實,短期內的暴跌總是可以從兩方面看的,一方面給場內投資者造成了較大的虧損,另一方面則給場外投資者一個較好的機會。這個場外投資者,我想也包括社保基金、保險資金和企業年金吧。另外,從3月份將召開兩會、8月份將舉辦奧運會的角度看,讓估值偏高的A股市場提前降降溫、主動引爆資產泡沫這顆“定時炸彈”,未嘗不是一個“良策”。若這種猜測有合理性,那麼這種暴跌只能是短期的、有底線的。短線風險是比較大,但“不知道什麼時候”,市場就突然堅挺起來,任何事都是有“度”的,不是嗎?

怕的不是融資,是隱情

時間:2008…03…05 08:54:20

目前的市場形勢令人不得不多一點思考:

思考之一,目前形勢下,誰更願意做空?究竟是害怕再融資,還是金融系統真的有隱情?在股指已經調整了幾個月、下跌幅度達到1/3的情況下,拋壓要麼來自持牛市已去、熊市來臨觀點的投資者,要麼來自機構投資者的刻意打壓。雖說機構也並非都是一條心的,也有判斷上的分歧,但相對來說,機構的行為更多帶有主動性和目的性,也即,即使他們判斷牛市仍未結束,也可能在短期內刻意營造“走熊”的市況,以達到博弈的目的。從理論上說,機構群體是不可能踏空的,因此他們拋起股票來可以毫不留情,這也是股指變得脆弱不堪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定要給拋售找一個“客觀”的理由,那麼“再融資”、“大小非減持”等顯然是不錯的藉口,事實上A股也因為這下跌得夠多夠慘的了。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再融資風暴已有四次,從中國平安到浦發銀行,再從中國人壽到深發展,不管是真是假,也不管上市公司是否立馬澄清,大盤跌起來暴快,回升起來卻費勁。令人不得不警覺的是,近期的大跌其實重災區是“金融股”,據統計今年以來下跌最多的行業板塊就是“金融”,其中中國平安還以超過36%的跌幅雄居個股跌幅榜之首,原因僅僅是因為公司的再融資行為嗎?為什麼一有風吹草動,股價就紛紛破位下行,機構都倉猝出逃?其中是否有“隱情”值得分析和關注。

思考之二,政策做多對抗下跌慣性,誰將最終勝出?可以看到,近來政策面做多的傾向十分明顯,顯示目前點位已經到了“政策底”的邊緣。比如,昨日一跌,管理層就顯示了較為積極的態度,既有成思危稱反對以圈錢為目的的再融資;又有權威人士透露,管理部門近期正醞釀釋出相關通知,倡議各上市公司按照《年報準則》的規定,在年報中以慎重的態度對融資計劃加以規劃和披露,從而穩定投資者的預期,避免股價受傳聞影響產生不合理的波動;新華社也釋出文章稱,再融資不能是上市公司的“獨角戲”。同時,深發展也及時作了澄清,否認了公開增發傳聞。而從市場看,大盤的下跌慣性卻一時難以扭轉,短期的震盪反覆仍在進行中,但應該說,只要政策面想要讓市場回升,那市場聽話是早晚的事。並且,從以往歷史看,還常常會發生“矯枉過正”的情況,即日後市場一旦恢復升勢,又有可能“漲過頭”。

思考之三,即使股指繼續震盪,個股機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