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金制度,也能夠為企業提供長期資金需求。

其次,金融的存在能大大節約資訊成本,金融中介具有較個體儲蓄投資者更強的獲取和處理眾多企業、管理者和經濟環境方面資訊的能力和專業評估技術,這使它為其成員提供投資資訊服務的成本比個體儲蓄投資者透過個人努力獲取資訊的成本要低得多。

再者,金融體系能降低監督成本,有效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加強了對資金使用者的監督。資金所有者在投資時需要核實專案質量和專案回報,這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提高了投資成本,同時資金使用者誇大投資收益、掩蓋經營問題的內在傾向又會使這種監督成本加大。銀行類金融機構憑藉其專業技能和規模優勢來代理資金所有者對資金使用者的監督,提高了監督的有效性,降低了社會成本。

金融對經濟發展的阻滯作用

金融在經濟執行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不僅體現在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轉的衝擊也顯示出它對經濟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導致金融風險客觀存在。

風險就是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銀行類金融機構是高負債經營的行業,自有資金所佔比重小,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將其對零散儲戶的負債轉化為對借款人的債權來實現,是靠信用來維持的,銀行業要穩定發展必須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儲蓄者對金融機構有信心;二是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篩選和監督高效準確。由於資訊不對稱和經營能力問題,不能充分的達到這兩個條件,因此金融風險是客觀存在,一方面由於市場資訊不對稱性和市場經濟主體對客觀認識的有限性,即使銀行經營穩健,儲戶能認識到全體不擠兌更利於集體利益,但在面臨“囚徒困境”時仍可能為降低預期風險而參與擠兌;另一方面,根據經濟人的假設,道德風險問題很難有效解決,金融機構管理者趨於採用高風險、高收益的投機策略,以致金融資產質量下降。同時貸款者也可能採用不正當手段,如欺騙、違背合約以及鑽制度的空子來不合理佔用資金,致使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監督有限。所有這些都會增加金融風險。

二、當今世界金融與經濟緊密聯絡使金融風險破壞性更強。

首先,銀行類金融機構作為資金盈餘的調劑者,它的經營失策必將造成眾多儲蓄者蒙受損失,同時金融市場的不完善也會損害投資者利益,引發經濟甚至社會動亂。其次,銀行創造存款貨幣擴張信用的功能也使金融風險具有數倍擴散的效應。再者,銀行同業支付清算系統把所有銀行聯在一起,任一銀行的支付困難都可能釀成全系統的流動性風險。最後,資訊不對稱會使某一金融機構的困難被誤認為全金融業的危機,從而引發恐慌。金融的這些特殊性令其風險相對其它行業而言具有快速、面廣的特點,使區域性性金融困難能快速演變成全域性性金融動盪甚至經濟危機。

三、金融資產的高度流動性、金融風險的隱蔽性以及金融危機的突發性導致金融風險易於劇變成金融危機並嚴重危害經濟。

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離岸金融市場的迅猛發展以及科技進步令各地區金融資源融合和互動的規模加大、速度加快,直接導致金融監管更加困難,一國或一地區的金融風險能很快傳染到別國或別的地區。金融危機的巨大破壞性增加了政府對金融的控制力度。但是銀行壟斷或政府幹預等外在因素又很容易掩蓋金融業的內在風險,使其得不到及時解決並日益累積,待到這種金融風險漸進累積到一定程度才爆發時破壞性將非常大。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來勢之猛,使馬來西亞的人均國民財富水平倒退10年,使泰國的國民財富損失近一半。這場危機還使1998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而危機的成因就在於長期累積的金融風險的最終爆發。

總之,金融業是與商品經濟相伴隨的經濟服務型行業,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業的作用日益增強,而大力發展以金融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進入21世紀金融業競爭力的強弱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得到強弱,因此我國要大力發展金融,增強金融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金融危機的巨大破壞性,尤其是在開放經濟條件下其破壞性更強,所以金融的發展必須處於嚴密的監控之下。我們不能只看到金融自由化的好處,尤其是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金融體系、相關的法律、法規都不健全,因此我國金融業必須以國有控股銀行為主體,加強國有控制,以政府行為、監管部門來部分替代銀行的自我防範能力,然後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