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中國,以獲取最大化利益,中國企業也願意借入美元,到期後,可用較少的人民幣來兌換美元歸還。對中國政府來講,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的穩定,只有全盤收購市場上的美元,否則,市場上美元越來越多,人民幣升值壓力更大。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貨幣國際化後,該貨幣國的貨幣政策作用範圍將延伸到國際,貨幣政策的溢位效應和反饋效應相互影響和交織,單純的國內貨幣政策已不能獨善其身。如果說,當前經濟金融的全球化已經使各國各項經濟金融政策相互作用的話,那麼,如一國貨幣國際化後,將使該國貨幣政策的對外影響力和反作用力更大。
第五節 曾經我們只有兩家銀行——金融體制改革
如今我們要辦理銀行業務,可以有數十家銀行選擇,包括中農工建四家國有大型銀行,有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光大銀行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有花旗、渣打、滙豐、東亞等外資銀行,還有各地的地方商業銀行。然而,在三十年前的中國,我們曾經只有兩家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道路歷經30年,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也走出了一條與前蘇聯東歐國家完全不同的改革道路。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回顧
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兩個階段:
※1978…2003年——建立獨立於財政的市場取向的金融體系
※2004年至今——金融結構市場化取向的企業化改造
從時間流程上看,中國金融體制改革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78到2003年,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心是建立工業部門的現代企業制度,與之相適應,金融部門的改革旨在建立獨立於財政的市場取向的金融體系,目的在於創造與企業改革相適應的外部環境。在從1978到2003年這個時間段裡,以上世紀90年代為分界線,之前的金融體系中,監管系統是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系統包括國家專業銀行(負責工商業融資的工商銀行,負責農業融資的農業銀行,負責外匯業務的中國銀行和負責管理固定資產投資的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制銀行(如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區域性銀行(如深圳發展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等)和信用合作社(城市、農村);非銀行金融中介主要有保險公司(如人保)、信託投資(如中信、光大)、租賃公司(如東方租賃公司)以及各大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可以說,90年代前我國金融體系的最大特點就是有機構無市場,金融市場在當時不存在更沒有發展起來。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第一個基本任務的完成,90年代後我國的金融體系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明確分業經營分業監管原則後,監管系統從原來只有中國人民銀行發展到包括中國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以及自律性組織(協會)的完善監管體系;銀行系統中,除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外,成立了政策性銀行,發展了股份制銀行,區域性城市商業銀行紛紛建立,外資銀行在2001年中國入世後也加快步伐進入,還包括農村信用社、其他存款貸款類金融機構,總之,90年代後的銀行系統呈現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活動主體。非銀行金融中介也得到空前發展,除了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保險公司、信託投資、租賃公司等,還出現了更多的新型非銀行金融中介,如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證券公司、汽車金融、基金管理公司、產業基金、社保基金等等。同時,隨著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資金市場、外匯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期貨)等市場的建立,我國金融體系改變了之前有機構無市場的窘境。
儘管金融體制改革初見成效,順利完成了第一項基本任務,建立了獨立於財政的金融體系,但作為市場微觀主體的金融機構在當時仍然面臨一系列問題,以銀行業為例,主要表現在:1。不良貸款過高,如2003年底,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達20。4%,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為7。7%,城市商業銀行為15。0%;2。資本金不足,如2003年底,中國工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為5。52%,而中國農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估計僅為4%;3。經營效率低下,中國銀行業的成本/收入比率遠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員工和分支機構的創利能力差;4。風險稽核系統和風險管理系統技術落後,中國風險管理監管力度及技術相對落後,制約了銀行開拓高回報的業務渠道;5。資訊科技落後,主要表現在資料處理中心互不相容,不同銀行間不能有效處理及共享資訊資源。
面對加入WTO後外資金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