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2部分

,朱載雖然對經史沒有學透,可是王莽曹操是什麼人,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吧!

朱載先是愣了一下,隨即便道:“可是亞父非曹操,也非王莽,他們接受過,亞父難道就不可接受嗎?”

朱載顯得有些小小的任性了,其實也可以理解,在這件事上,他可花費了不少的心思,結果呢,卻突然間發現錯了,這可是自己做天子第一件事啊,當然是不能承認的,一旦承認,豈不是讓天下人笑話?

朱載接著道:“正因為王莽、曹操這些人加了九錫,朕才下定了決心,因為朕知道亞父絕非亂臣,所以自然不受他們的影響,此事,朕心意已決了。”

葉春秋倒沒有氣,反而忍不住有點給朱載給逗樂了,他自然曉得朱載是有點下不來臺,只能死鴨子嘴硬了,可是換個角度,若是自己新官上任,犯了一個錯誤,而且是當著所有的人的面,鑄下了一個非常低階的錯誤,若是承認自己連這錯誤都會犯,往後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葉春秋想了想,最後道:“臣領旨。”

………………

最近在調節睡眠,每天更新完,都儘量早些睡覺,沒辦法,多年沒好好休息了,這體質也差了,醫生說,再不注意,可大問題了!大家也儘量早些睡吧,年紀大了才明白,身體好是奮鬥的提前啊!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功成名就

“臣領旨。”

葉春秋這情切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

好吧,就看這孩子的這番用心,這個九錫的名聲有點不好聽,可我葉春秋加了。

朱載這才露出了輕鬆之色,臉上露出了笑容。

其實對葉春秋來說,葉春秋決心出關的時候,就不可能是曹操了。

換句話來說,就算葉春秋要做曹操,那一夜宮變的時候,早已做了,因為他完全可以領著新軍挾持住太子和百官,以平息朱厚叛亂的名義,挾天子以令諸侯。

既然早已證明了的事實……

加了這九錫有如何?

獲得這樣的殊榮,其實也有巨大的好處,九錫的另一層意思叫承天命,承了天命,葉春秋在關外,就更有作為了,以大明天子的名義,繼續西進,擴張魯國,同時派出商隊,與大明的各藩屬國通商貿易。

可這滿朝文武,卻都是詫異非常。

葉春秋還真敢接受啊……

細細一想,卻發現人家接受得光明磊落,確實是無可挑剔的,人家馬上就要出關了,心思壓根就不在朝中,加了九錫又如何?

只是這九錫的意義,卻是極為重大的,大明還從未有過加九錫的,這等於是葉春秋這個魯王,又一下子奔上了更高階的層數了。

既然葉春秋已經領旨了,最近做事謹慎有加的大臣們更不會冒出來搞事了,一場廷議下來,終於算是完滿地結束了。

而司禮監與禮部,不得不開始回去翻閱春秋和禮記,還有經史,好生研究一下,而後便是舉行加九錫的典禮。

葉春秋至今汗顏,從太和殿告辭而出,他走在前,百官無一人走在他跟前,這地位自然是一目瞭然,而葉春秋現在也懶得客氣和謙虛了,倒是自己的泰山王華追了上來,道:“春秋。”

葉春秋駐足等他,回頭一看,自己停了腳步,其他人也紛紛駐足。

王華快步上前來,與葉春秋並肩而行,王華不禁露出了幾分不淡定之色,道:“方才真真是嚇了老夫一跳啊,哎,你怎麼說接受就接受了呢,這隻怕會被人所詬病吧。”

葉春秋卻是笑了,道:“詬病我的人,無論我接不接受,他們也會詬病,而信服我的人,也同樣,無論我有沒有接受,也都會讚賞,其實……泰山大人,到了今天,世人誹我謗我,或是將我敬若神明,對我來說,都已經不重要了。”

王華聽著,不禁覺得很有道理,忍不住失笑道:“是啊,真沒想到你會有今日,不過若是被和曹操這些人相提並論……只怕也不好吧。”

葉春秋倒沒有王華那麼多的糾結,反而露出輕鬆的樣子道:“九錫之所以臭名昭著,不在於九錫,而在於王莽、司馬昭,只要我不做王莽和司馬昭,這九錫又怎麼會有惡名呢?”

王華神情一怔,隨即點頭,開始認同起葉春秋來,他這時候不得不承認,葉春秋這個門生加女婿的想法確實比自己透徹得多。

他嘆了口氣,道:“你說的對,倒是老夫,目光太淺了。春秋,你就要走了,這京師……不知又有多少煩惱使老夫為之頭痛啊,有時候,老夫真想致仕,撂下這個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