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青山應如是。
姜義眼前一亮,此詩靈活化用典故,卻一掃原來的無奈與淡淡悲涼,一股不屈的蓬勃之意瀰漫。
此外,這二十個字雖然有女子的柔美溫婉,但卻透著難以掩飾的剛正骨氣,如一位外柔內剛的驕傲自信女子。
見字知人,眼前的女子絕對不簡單,姜義心中道。
突然他覺得哪裡不對,再仔細一看,不僅啞然,此字中蘊含的不屈骨氣,赫然是柳骨,這樣說來,她也算是我師姐了。
“如是姐姐。”剛才問姜義詩的少女看著寫字的少婦,歡快叫道,“姜公子來了。”
聽到“如是”兩字,姜義心中一動,聯想到詩句和字,心中詫異道,難道她是柳如是?
少婦轉過身來,先與大家拜見,讓姜義意外的是,所有人對她都很尊敬,哪怕是王者和趙家皇子。隨後,她看著姜義,莞爾一笑道:“你就是姜義?”
“正是。”
少婦仔細地看了姜義一會兒,才道:“你沒見我的字很熟悉嗎?為何對我如此冷淡?”
姜義啞然,再次抱拳道:“姜義拜見師姐。”
“噗!”宋驚龍坐在姜義身邊,剛喝一口茶,聽到此言猛地噴出去,又迅速反應過來,用靈氣束縛住飛濺的茶水,但還是忍不住笑意,背過身去,紙扇遮面,肩膀一抽一抽的。
姜義看得詫異,看到少婦臉上的笑容也一僵,隨即微微搖頭,笑道:“誠懸他還好吧?”
“啊!您是——師孃?”姜義恍然大悟,剛才的疑點全部都能解釋了。
柳如是,明末清初之人,“秦淮八豔”之一,所謂的“豔”,可不僅僅是好看,更要有才學。據說,她從辛棄疾名詩“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應如是”中自改名為“如是”。
只有妻子能稱呼丈夫的字,當然在宋朝是很少見的,而柳如是追求男女平等,所以她稱呼師傅的字。也解釋了原本應該在朱明皇朝的她,會來到趙宋都城杭州,估計就是師傅的交代。
“我生為女子,上一世所託非人,空有一腔報國情懷,卻只能抱憾離開。卻沒想到能被俗世界萬民傳送,英魂不滅,才得以從六道幽州涅槃重生。”柳如是臉色柔和,“上世我不僅改名,更改為柳姓,因為我敬仰柳先生的風骨,卻相隔數百年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