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擱,急忙忙往大營去了。 看著那幾人的背影,恢復了平靜的王羽嘿然冷笑:自己這個煞神穿越在了這麼個奇葩身上,被幾個菜鳥小卒嘲笑,真有諷刺意味呢。想笑就儘管笑吧,老子現在無暇跟你們計較,但願幾天之後,你們還能笑得出來。 他轉頭南望,神情專注而沉醉,目光炯炯有神,彷彿透過霜刀風刃,看見了什麼極具吸引力的東西一樣。 就是那裡! 那裡有熟悉的氣味,不,那味道,或許比自己曾經感受過的更為誘人,那是金戈鐵馬的味道!那才是自己穿越後,將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和收穫。 那裡有千年古都洛陽,還有名震天下的西涼鐵騎! 此刻,正是初平元年的第二天,年關未過,關東諸侯的檄文便已遍傳天下,群雄並起,烽火處處,兵鋒直指國賊董卓! 而自己的身份,乃是河內太守王匡之子,後者則是檄文上聯名的諸侯之一。 河內郡,地處司隸州,與京師洛陽隔黃河相望,正是兩大勢力角逐的最前沿! 王羽用力跺了跺腳,凍土硬邦邦的。 身後的軍營,就是河內兵馬駐兵所在;而在自己對面,大河南岸的某個地方,西涼兵馬正屯駐在那裡,與河內軍隔河對峙。雙方直線距離不過數十里。 眼下,作為緩衝和防線的黃河,已經徹底冰封,天塹隨時會變成通途。 戰事,一觸即發! 從剛剛那幾個軍卒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河內兵計程車氣並不高。而王羽對此的見解更加透徹,他可以斷言,這將是一場註定會以慘敗收場的戰爭。 王匡,何許人也? 即便是王羽這樣的三國迷,也僅僅知道,此人在討董的時候亮過相,跑了個龍套,然後,就消失在了滾滾東逝水之中。 生平如何?不知道;做過什麼?不知道;結局如何?仍然一無所知。 沒有記載,就只能靠推測。王羽認為,王匡的下場,應該很淒涼。 原因很簡單,盟軍解散的時候,河內太守已經換成了張楊。從結果反推,再結合目前的局勢,很容易做出推論,這一仗,河內軍慘敗,王匡麾下兵馬損失殆盡,連官都丟了。 當然,這些都是發生在沒有王羽的歷史上,既然他來了,就不會允許悲劇重演。 “比起白手起家來,還是有個班底更好啊。”王羽轉頭回望。 三國群雄中,真正意義上白手起家的豪傑,幾乎一例都沒有。就算是公認的草根劉皇叔,也有張飛這個好兄弟散盡家財,幫他組建了第一支部隊,進而在鎮壓黃巾起義中嶄露頭角。 得了前身的記憶後,王羽心知,自己的便宜老爹,也不是純粹的醬油黨。 王家在泰山郡堪稱一方豪強。黃巾亂起前,王匡還曾在何進的大將軍府任職。其後亂起,受何進之命,王匡回鄉招募鄉勇,鎮壓起義,經歷堪稱不凡。尤其讓王匡引以為傲的,是他在十常侍之亂中,與袁紹並肩作戰,手刃了中常侍高望。 總而言之,王匡稱得上是位名士,手下還有一定的勢力,所以他被董卓列入了籠絡的名單,任命為河內太守。 當然,董卓的籠絡相當失敗。王匡之所以成為盟軍的先鋒,並非單純因為地理因素,事實上,他是一個相當堅定的保皇黨,堅定的程度,讓王羽都有些難以置信。 早在聯盟成立之前,王匡就開始積極準備,並且四處串聯了。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為了籌集軍糧,供聯軍用度,王匡到任河內後,就打起了郡內官紳的主意。他廣遣密探,查探官員和豪強們的過失把柄,發現一個,就抓一個,然後向對方討要錢糧。 說白了,就是綁票勒索。 更奇葩的是,得罪了豪強後,他竟然又不管不顧的跑去拉攏對方,也不知他到底是如何威逼利誘的,竟然讓他拉出一支豪強私兵組成的兵馬來。適才對王羽冷嘲熱諷的軍卒,正是出自這支部隊。 對此,王羽十分無語。 天知道自家這位老爹是怎麼想的,這樣的友軍,除了虛張聲勢,還有什麼用?能不能虛張聲勢恐怕都有疑問。由於害怕被勒索,很多河內的大戶都跑了,去哪兒的都有,董卓沒聾也沒瞎,他會一點問題都察覺不到嗎? 這支友軍,與其說是助力,還不如說是定時炸彈呢。 不管怎麼樣,王羽的目的既然是稱雄問鼎,他就必須得保住家底,不能讓衝動的老爹稀裡糊塗的全給糟蹋了。 想力挽狂瀾,關鍵就在於指揮權!就算拿不到全部,能掌握一部分精銳也行。 掌握全軍就可以統籌指揮,發揮自己軍略特長;掌控部分也可以奇兵突襲,設定埋伏,總之,只要拿到指揮權,就有死中求活的機會。 如果因為前身的無能,實在做不到……王羽傲然一笑,嘿,指揮不了別人,還不能指揮自己麼? 一人之力,在數萬人的大戰中力挽狂瀾,這種事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 不過,王牌特工,本就是要創造奇蹟的。 ———— 新書上傳,求推薦,求收藏,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