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與中國的局勢緊張程度密切相聯。當國內的政治動盪加劇時,人群開始湧入香港,當局勢穩定下來,他們又回到家鄉,他們帶來了香港的商業繁榮,帶來了資金和勞動力,當然也有社會騷亂。

。 想看書來

石硤尾的大火(2)

1953年擁擠在石硤尾的人群,是前往香港尋求安全感的移民中的最底層,他們為了躲避共產黨與國民黨的內戰而到此,並對於中國共產黨新建立的政權缺乏瞭解與足夠的信心。此刻的香港正為突然到來的人口壓力措手不及,一切都那麼匱乏,一位叫周永新的本地歷史學家後來說,貧窮是50年代香港的壓倒性印象,“一家八口一張床”,擁擠在破木屋裡是普遍現象。但此刻,香港政府還沒準備面對移民問題,因為它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像從前那樣,隨著國內的穩定而回遷中國,況且多年的殖民政府作用早已養成了一種冷漠,而這些移民也不知道是否將要回家,香港是否只是個臨時落腳點,但是眼看國內的###似乎仍未停止,解放戰爭剛剛結束,三反五反又已開始了。

在1953年12月24日晚上的那場意外的火災,因為連綿不斷的臨時木屋而成為一片火海,6個小時後才受控,但已燒燬萬間房屋,6萬人頓成災民,災民照片在短期內成為全球新聞報道的主角,香港的命運因為夾在資本主義的英國與社會主義的中國之間而備受矚目。

為了安置災民,香港政府興建29棟7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