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天地祭壇才是當今第一大事,需要用他們,自己雖貴為始祖弟子,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道:“閣下是想見本君,還是想殺本君?”
“若是想殺你,不會與你說這麼多。”
張若塵目光看了過去,道:“神君只要答應離開永恆天國,自囚皇道大世界十萬年,今日,就可與卓韞真一起活著離開功德神殿。”
帝祖神君昔日與張若塵交情不淺,在黑暗之淵一起同生共死,稱得上“好友”二字。
雖然後來理念不合,分道揚鑣,漸行漸遠,但張若塵深知帝祖神君依舊是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物,因此並沒有動殺念。
若連這點容人之心都沒有,何以談“海納百川,包羅永珍”?
張若塵能容忍,也能理解帝祖神君追求另一種可能性,走另一條路的想法,只要大家最終的目的一致。
帝祖神君重新打量眼前這道人,見他眼神真摯,不像作偽,心中甚是詫異。
一個敢與神界為敵的超然存在,竟是心慈手軟之輩?
池瑤和鎮元亦在暗暗思考,這生死天尊,為何要留帝祖神君性命?是否是有更深層次的謀劃?
帝祖神君道:“閣下到底是何方神聖?”
“本座道號生死二字,昊天彌留之際,將天尊之位相傳。你可敬稱一聲生死天尊!”張若塵挺著胸膛,微微揚著下巴。
帝祖神君並不在乎“生死”二字,是否與古之始祖“生死老人”有沒有聯絡,而是關注於昊天之死。
他神色略顯激動,道:“閣下是從灰海回來的?”
“沒錯。”張若塵道。
帝祖神君追問:“昊天是死於冥祖之手?”
“算是吧!”張若塵道。
帝祖神君道:“第四儒祖他老人家呢?他老人家可還活著?”
帝祖神君是被第四儒祖說動,並且引薦給永恆真宰,從而成為神界救世理念的擁護者。畢竟,就目前來看,除了神界,沒有別的任何勢力和力量可以對抗大量劫。
(
第四儒祖對年輕時的帝祖神君有恩。
其德行,讓帝祖神界極為欽佩,絕對信任他,因此,也絕對信任永恆天國。
張若塵輕輕搖頭,道:“灰海一戰,儒祖燃盡血液,燃盡精神,湮滅於世間。”
帝祖神君目光依舊很銳利,但眼眶微微泛紅,低聲問道:“他老人家湮滅之前可有什麼交代?可有遺願?”
張若塵道:“他說,他這一身如同迷霧中的布偶,看不清真相,看不清對錯,看不清前路,不知道該相信誰,不知道該怎麼做,不知道做沒有做對。”
“他說,第二儒祖是他最是欽佩的智者,相信他為萬世開太平的決心,相信他的人格和大義。”
“但也說,大義者,往往難守德。為了爭勝,一定是無所不用其極,任何人都猜不透他的內心。”
“正是如此,第四儒祖在灰海,選擇了第三儒祖當年一樣的赴死一戰,哪怕明知飛蛾撲火,也義無反顧。”
帝祖神君靜靜聽著,眼中的銳利逐漸散去。
池瑤雖推崇儒道,但對第四儒祖成見頗深,認為他在崑崙界最危難的時候選擇了在神界袖手旁觀,配不上“儒祖”二字。
但,聽到張若塵這番講述,終是明白第四儒祖也有他的苦衷。
修為達到他那樣的境界,也有他的迷茫和無奈。
或許正是心中的那份痛苦,讓他在宇宙最危難的時刻,選擇了第三儒祖的路,拼死一戰,不願繼續做後悔之事。
張若塵將《天下大白圖》取出,繼續道:“第四儒祖在最後時刻,終於大徹大悟,悟出浩然神道的至高境界,天下大白。僅剩的精神力,全都融入了這幅畫。”
“浩然者,當如烈日懸空,天下大白,正氣長存。”
張若塵最後的聲音,振聾發聵。
《天下大白圖》上的烈日,釋放璀璨光華,逸散浩然正氣,清掃一切陰霾。
若說在此之前,帝祖神君、池瑤、鎮元,對這位“生死天尊”仍心中存疑,待他拿出這幅畫,講出第四儒祖的臨終之言,便再也沒有人質疑他了!
昊天將天尊之位傳給張若塵,等於是將自己一百多萬年積累的威嚴、人情、信徒,交給了他。
第四儒祖將《天下大白圖》交給張若塵,則是將自己積累的德性和威望,賦予了張若塵。等於是,浩然神輝加身,足可獲得許多修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