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難道這道人不知麼……
而往來他家的,也皆是來求學問道的!
敢口出狂言的,還真沒幾個。
如今,竟然有人來挑戰他?
他很好奇這個道人憑什麼。
他有了興趣,便答應了這個道人。
事實證明,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爭論,是一件錯誤的事。
陸雲一個人,便是一部文明史。
一部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
從儒家說到諸子百家,從治國說到治民,從中原說到七大洲,陸雲侃侃而談,幾乎侃暈了蔡邕。
蔡邕從未見過如此博學多才之人!
幾乎是古往今來歷史上罕有!
縱然是他,也大為不如。
他本對陸道人所說的不以為意,待聽到一句“民以食為天”,微微點了點頭,態度漸漸發生了變化,再聽到後來,已經將陸雲引為知己,恨不得與陸道人立刻拜把子……
這便是大儒的可愛了。
當真理掌握在陸道人手中時,陸道人便成了他的朋友。
至於賣官鬻爵的事,自然理所當然腦補成其他一副畫面。
為了一郡的百姓,陸道人散盡家財,捐出七千金,得了太守身份,只願為大漢的百姓做些事。
正如陸道人先前所說,躲避現實沒有任何用處,一醉解千愁也不過是懦夫的行為,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陸道人報國無門,只得買官來改變一切……
何其難得!
便在此時,蔡府有人來報:“曹孟德來了。”
第八十七章 曹操,袁紹
蔡府之外,來了兩個人。
一個七尺有餘,黑眉細目,白麵長鬚,長得不算好看,卻另有一番氣質。
另一個,身高八尺,英氣勃發,英俊威武。
兩人進了蔡府,齊齊對蔡邕行禮:“學生孟德,本初,見過蔡師!”
“孟德,本初來了,好好好!”蔡邕輕撫鬍鬚,微微點頭,對一旁的陸雲介紹道:“這是老夫愛徒,曹孟德,我弟子之中,唯孟德潛力最大,至於這一位,是袁家的少年郎,袁本初。”
“曹孟德,袁本初?”陸雲微眯雙眼,心裡轉過百般思量,隨即呵呵一笑。“都是我大漢的青年俊傑,本道自然聽過!”
陸雲又何止是聽過。
曹操曹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他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數三國風流人物,曹孟德獨佔三分。
袁紹袁本初,東漢末年群雄之一。出身名門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稱。建安四年擊敗了割據幽州的軍閥公孫瓚,勢力達到頂點,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中大敗於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亂之後,於建安七年病死封鄴侯,是東漢西園八校尉之首、十八路諸侯的盟主。
這兩位,都是未來響噹噹的主角!
有一瞬間,陸雲甚至想殺了曹孟德與袁本初,以除後患。
這也是人之常情。
任誰有這樣的良機,都會生出如此的心思。
至於崇拜二人,想與曹操,袁紹結拜的,不在陸雲的考慮範圍之內。
他想了想,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青年時代的曹孟德與袁本初,他有些好奇心,也很自信。
陸雲看著曹孟德與袁紹的時候,兩位青年俊傑也在打量著陸雲,心裡萬般驚訝。
蔡師的性情,別人不知道,他們還不知道麼,往往不假於色,如今卻對一個道人以禮相待,卻不知此道人究竟是什麼人,又是什麼身份?
有問當問,曹操也不懼蔡師會因此而罵他,率先出聲,問道:“蔡師,卻不知這位前輩是?”
這位前輩是……
這位前輩……
前輩……
陸雲表示心情有些不錯。
能從青年曹操的口中聽到前輩二字,陸雲微微有些成就感。
這種感覺……很爽。
也不枉他忽悠了蔡邕一遭。
當然,忽悠,並不是忽悠。
陸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