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6部分

解,要真是按照這樣算下來,咱們中原可是有五千多年,五千多年一說出來可是要比洋人一千多年氣派多了。”

四爺聽了立即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他登基沒多久,民間就隱約有傳聞說他是逼迫太上皇退位。

正好給那些讀書人找些事幹。

敏寧繼續說下去,“洋人叫做西元,不如咱們就叫東元?”

四爺搖了搖頭,“東元這個名字可不好聽。”

敏寧倒是想到後世的開元,不過開元跟唐朝李隆基的年號容易搞混了。

敏寧眼睛轉了轉,“那不如就叫公元,直接洋人的西元壓下去,搞不好等咱們大清強大起來,洋人都改用了咱們的年曆。”

四爺覺得公元倒是挺不錯,大清身為這塊土地上最強大的國家稱公元也是應該的。

“我還得先過問一下汗阿瑪,後日就封筆了,今日年號定下來,明日裡我去告知汗阿瑪,順便將這件事跟他說了。”

敏寧不忘提醒他,“這種事還是以太上皇的名義來辦,讓老爺子高興高興。”這麼爽快的退位,就連敏寧都覺得有些意外。

四爺聽了點了點頭,他不介意加這份面上貼金的事送給太上皇。

隔天四爺忙完之後便前往暢春園。

太上皇難得沒有忙碌,初時還感覺到全身輕鬆,然而沒過幾天便感覺到有些焦急,彷彿什麼事沒有辦一樣。

好在四兒子處處有事過來詢問他,剛開始太上皇還欣慰,但是沒過幾天便不耐煩了,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來問他。時間一長,這種感覺也就淡去了,皇帝也不樂意看自己兒子的那張老臉,青春年少的孫子更合他的意。

“你怎麼又過來了?”這一日,太上皇正跟孫子還有太后宜太妃一起打牌,看到四爺過來,臉一拉扔掉一張牌不高興道。

打牌是太上皇剛發現的玩意,這東西玩了真上癮,沒事時太上皇就跟太后以及宜太妃組成一個牌局玩起來。

四爺見怪不怪的上來跟太上皇請安,“欽天監已經算定了年後,兒子過來告知汗阿瑪。”

太上皇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有什麼好告訴的,選好了就是。”

宜太妃見新帝過來,明白肯定有事,就偷偷的放了水,讓太上皇贏了。

贏了之後,她也不多呆,找了個藉口就告辭。

太后見狀,便明白自己兒子過來肯定是有政事,便跟著離去。

牌局一下散了,太上皇頓時不滿了,惡狠狠的瞪了兒子一眼,老四還是這麼不討喜。

四爺對於太上皇兇狠的目光充而不聞,躬身道:“汗阿瑪,兒子選了雍正作為年號。”

既然牌局散了,也無濟於事,太上皇便將心思轉了過來,弘暻立即給他送來了一杯茶隨後轉身離去,給了孫子一個讚賞的目光,太上皇才轉頭跟四爺說,“這兩個字不錯,你過來找我肯定不止這一件事吧?”

四爺點頭,“汗阿瑪是有一件事拿不定主意。”接著重複了敏寧的話,不過這番話就改成了四爺自己所說的,並沒有將敏寧透露出來。

太上皇聽著聽著臉色凝重起來,他摸了摸茶杯,開口,“真的重新編撰曆法,對於我大清來說也是一件好事,你要是想做就去做吧。”

將大清融入進來,這代表著大清就不再是異族,而是跟隨漢人一樣,認黃帝為祖先。

對於滿漢為一體的政策來說,是極為恰當的。

說完這句話之後,太上皇話音一轉,“有些事情聽了之後過耳就忘,沒必要記掛在心上。”太上皇可是知道自己這個四兒子是個較真的性子。

四爺一聽就知道太上皇指的是民間一些流言蜚語,不可否認聽完之後,他心裡確實是在意的。

聽完太上皇的安慰之後,四爺心裡暖暖的,“謝汗阿瑪關心。”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才繼續開口,“兒子打算已您的名義來編修曆法,還請汗阿瑪同意。”

太上皇哪能不知道他的意思,失笑的搖了搖頭,說,“你沒必要將這事添在朕身上。”

四爺舔了舔唇才開口,“汗阿瑪,兒子得您看重,實在是心裡惶恐,就讓兒子為您做一件事,也算是安了兒子的心。”

太上皇嘆了口氣,說,“隨你。”

第138章 那些清穿的日子(138)

新帝封筆前最後發的一道聖旨是以太上皇的名義命編修院; 編輯一道編年史如同西方一樣,按照阿拉伯數字編下來。

這道命令傳出去; 隔日就在報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