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7部分

敏寧搖了搖頭說,“大清以往可沒讓兄弟改名避諱的慣例。”也就從四爺開始,他們採用了統一的輩分。

太上皇那會兒,兄弟之間名字可都不一樣。

“要不就當個恩典,特赦其他人不需要改名,總得給太上皇留些面子。”

四爺這會兒要提出改名,那簡直就是打太上皇的臉,老子還沒死呢,就將他的兒子名改了,回頭是不是還要將一些政策也改了?

有太上皇在四爺這個皇帝必定得有顧忌,就像乾隆之於嘉靖一樣,好在康熙不會像乾隆一樣,直接將兒子當成傀儡。

不過,總得照顧太上皇的心情。

四爺有些為難,“這個朝臣不好交代。”

敏寧將賬本一合,看著四爺說,“朝臣有什麼意見,直接去找太上皇說就是了。”

然後她又問起了廢太子的事,“二皇子何時遷出宮去?”

四爺將帕子放在一旁,然後給敏寧先倒了一杯茶,“我打算等元宵節過去第一次大朝時提起。”

四爺如今已經習慣了,將一些事情跟敏寧商量,偶爾不商量,還覺得缺少什麼。

不過這些都屬於秘密,寧壽宮的人沒人敢傳出去。

敏寧潛移默化了四爺這麼多年,就是想插手朝政之中,好不容易培養出來,怎麼可能隨意放手?

這回四爺當了皇帝,這是她摘甜美果實的時候。

隨後,她又提起了兒子弘暻,剛一起頭就被四爺打斷了,“朕不打算再立太子,免得再起舊事。”

敏寧神色絲毫未露出異色,看向他問,“那萬歲爺,您的意思是?”

四爺開口,“我打算另一道遺址在正大光明匾後,等朕百年之後,命人開啟遺旨新帝繼位。”

敏寧不置可否,隨後道,“正好弘暻這小子還要好生磨練,有太上皇教導自然很好,但萬歲爺可不要忘了將這小子給拎出來,多加一些重擔。”

四爺還以為敏寧這是為弘暻要職位來了,不動聲色的問她,“你有什麼意見?”

敏寧開口說,“我打算發行紙鈔,如同新城所流通的紙鈔一樣,在整個大清流通。”

四爺斷然拒絕,“這個不行,前朝紙鈔已經告訴我們紙鈔是行不通的。”

敏寧卻道,“這件事得勢在必行了。”她耐心的跟他解釋,“爺,這些年來不僅從倭國,從南洋甚至從美洲都湧入大量的金銀,已經造成貨幣通脹,物價高升。然而百姓的酬勞卻沒有漲多少,面對日益高漲的油鹽醬醋茶糧食菜品,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

聽到這裡,四爺奏起了眉頭,他還真沒注意這種情況。

“這筆銀子要是大清百姓都能分享,還好,可偏偏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一旦湧入市場之中,爺您能想一想,物價上漲最終受累的是誰?”

四爺有些遲疑道,“那朕就發聖旨平抑價格?”

“可千萬別……”敏寧慌忙的搖頭,然後說,“這世上的物品千千萬萬,爺你能保證一道聖旨就可以解決嗎?”

四爺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便問她,“所以你打算發行紙幣?”

敏寧點頭,“是的,發行紙幣,後市面上只流通紙幣,金銀便可以掌握在我們手中。”

四爺搖了搖頭,“紙幣如何能讓百姓取信?”四爺覺得敏寧是異想天開,誰願意拿金銀來換一張紙?

敏寧卻很有把握,“所以我的意思是說,收到多少銀子就發行多少紙幣,務必將紙幣跟金銀綁在一起,就不會發生擠兌事件。”

四爺聽到這裡,神情動容起來,“接著說。”

“自古以來最開始用採用的貨幣可不是金銀而是貝殼,經營不過是金屬,本身可沒有附加價值,把它當成貨幣只是我們人類附加上去的。若是我們將貨幣價值附加在紙幣上,那它就有跟金銀一樣的作用。最開始我們可以將紙幣的價值掛在金銀上,用紙幣購置貨物用紙幣來交稅,最開始時銀行之中可以隨時用紙幣兌換金銀,千萬不要拒絕,不然容易造成百姓不相信紙幣發生擠兌事件。”

“這樣國家就掌握了造幣權,控制了貨幣,就不擔心大量金銀湧入市場。”

四爺隱約聽懂了,但是心裡還有些疑惑,“這件事事關重大,朕不能輕易下決定,這樣正派人去新城考察一番,看一看那邊如何運作。”

新城的紙幣早就流到京城這邊,只是小範圍內流通,所以並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

四爺聽到敏寧說了之後,立即打定主意,派人去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