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姜大鄴就問了一下,還接不接業務?
不出所料,廠裡面已經停產了。
然後他又問了一些,廠子出售或者合資之類的問題。
剛才那個中年胖子,說像剛才這樣的情況已經不知發生多少次了。
臨走前,姜大鄴交代陳大向那個中年胖子索取了一些他的聯絡方式或者聯絡地址。
中年胖子叫吳建國,是京棉二廠以前的車間主任。
等吳建國回到家,姜大鄴他們己經在門口等著了。
他也沒有過多墨跡,塞了兩包中華煙給他,然後又仔仔細細詳細的問了一些之前一廠,二廠,三廠的訊息。
吳建國也比較詳細的介紹了這三個廠這些年發展歷程。
最最巔峰的時期3個工廠的工人加起來有1萬多。
進入90年後,南方的紡織業異軍突起,京都棉紡廠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特別是最近幾年,由於經營不善,一廠和三廠已經在去年11月宣佈了倒閉。
這邊還有幾個配套工廠,比如染料廠,繡花廠也早已在此之前就宣佈倒閉。
現在就二廠還沒有宣佈倒閉,但基本也是無力迴天了。
由於地處京都,很多問題都比較敏感,現在所有工廠的地皮都還沒有賣掉,不過已經在洽談了。
港島,新加坡,甚至是馬來西亞的華商都來過幾次了。
因為廠裡面的職工的要求比較多,過來的華商又想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一直沒談攏過。
姜大鄴對這個佔地兩三千畝的紡織廠興趣還是很大的,畢竟這是在京都三環內的地皮,以後的升值空間不可限量。
回到家裡,他打電話給陳松,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讓他進一步跟紡織廠那些領導溝通,看一下他們的底線在哪裡?
他也順便詢問了這些天,啟明科技公司的境況。
陳松表示已經辦妥了,現在,臨時租了個廠房改造成研究所,絕大部分的科研裝置,也在採購中。
呂正斌那裡也有了很大的進展。
現在已經陸陸續續招了20名科研人員,沒有意外的話,最多半年就能出成果。
姜大鄴打了個電話給呂正斌。
他表示非常欣慰,並且勉勵呂正斌加速研發程序,不用給他省錢。
呂正斌回覆說他很感動,現在找一個知情達理,又有錢的老闆非常難了,讓姜大鄴不需要擔心,他會可勁的花錢。
這得有多強大的遺傳基因,才能把他老媽的優良品質繼承下來?
姜大鄴有點哭笑不得,你們這些東北佬,要不要這麼實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