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4部分

帶血的佩刀插入刀鞘,給人留下證據?本王以為,殺張迪者另有其人。’慶王對案情透徹的分析,對蔣恆觸動很大,他認真思索楊貞殺人案的前因後果,令他茅塞頓開,當即向慶王表示,一定不負王命,迅速破案,還楊貞一個清白。

“為查明案情,蔣恆親自到魏州板橋,坐鎮張迪的客店,採用欲擒故縱的策略,先將客店的夥計和周圍的居民集中起來,藉口人未到齊,又將眾人放回去,惟獨留下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婆婆,天黑後,才允許老婆婆回家。蔣恆派人對老婆婆暗中監視,看有沒有人與老婆婆接觸。老婆婆回家後,當晚果然有人偷偷地溜進了老婆婆的家。蔣恆反覆試用此計,一連三日,天天如此。三日後,將那與老婆婆接觸的人拘捕了。

“升堂審問,這個人做賊心虛,以為蔣恆是神人,知道了他的底細,就竹筒倒豆子,徹底招供了。

“原來,殺張迪者就是客店的夥計狗子。狗子生就一副花花心腸,愛勾引女人,他貪戀張迪妻子的美色,更垂涎張迪的錢財,為達到騙色劫財的目的,設法做了張迪客店的夥計,藉機與張妻接近。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很快勾搭成奸,欲成長久夫妻,狗子又想出了一條借刀殺人的奸計。

“那日楊貞進店用餐,狗子見有機可乘,一面指使張妻回孃家省親,脫離干係,一面主動招待楊貞用餐,暗地在酒菜裡下了蒙汗藥。麻倒楊貞後,安排他在客店住宿,夜裡用楊貞的佩刀殺了張迪,又將帶血的佩刀插進刀鞘……

“楊貞半夜裡才甦醒過來,為不誤行程,天未亮就離店趕路,正好中了狗子設下的圈套。

“殺人案真相大白了,楊貞無罪釋放。魏州刺史被革職查辦,狗子被判斬刑。蔣恆將結案情況上奏後,慶王才滿意地點了點頭,後來慶王以此案為例,神色肅然地告誡下屬:為官之人,掌握人的生死大權,對人命關天的大事,切不可主觀臆斷,草率行事,釀成冤獄。

“大臣們連聲稱是,對慶王三次親理民間冤案,窮追深究一查到底的決心心悅誠服。而對慶王此人更是深深地敬重。從此事之後,慶王的名聲越來越響,手下的大將也越來越多,這蔣恆如今已經官拜刑部侍郎,而楊貞也已經成了禁衛軍副統領。”

水煙侃侃而談,將此事說得詳細精彩,彷彿是讓人身臨其境。

赫連子謙讚許地看了水煙一眼,點點頭,“不錯,這件事情在伊城廣為流傳,慶王為官確實是真心為民,他更是因此收穫了一批誓死忠心於他的官員。這蔣恆和楊貞只是其中之二。他的手下還有魏元孚、尉遲恭這樣的大將,這些人個個是俊傑好漢,一心為民,忠心耿耿。都說看臣則知君,你們有誰知道魏元孚和尉遲恭麼?”

赫連子謙微微眯眼,東籬實在是一罈太深的水,若非是必要,其實赫連子謙並不想先動它,可如今既然動了,那就一定要成功。

讓大家知道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誰,不是一件壞事。

“魏元孚我知道,就是那個其醜無比的人嘛。”風起站出來道,“聽說他個子矮,臉盤短,還禿頂,其貌不揚。

“聽說敖元慶私下裡比較喜歡開玩笑,有一次他問一個近臣:‘魏元孚長得這麼難看,怎麼能在朝廷裡做官呢?他憑什麼做的官?’“近臣回答:‘魏元孚是先帝看中的,聽說有一年春天出去打獵,先帝射死了一隻鹿,非常高興,順口說了幾句詩,先帝不知道詩的出處,問身邊的人,結果沒一個知道,這讓先帝很掃興。就在這時,當時還是一個衛官的魏元孚站出來回答了詩的出處,得到了先帝獎賞,後來又提拔魏元孚當了近衛侍郎,他就一直在朝廷裡服務。’“慶王說,‘就是說魏元孚很聰明瞭?’近臣點頭。

“慶王又說:‘魏元孚應該有點本事,不然他也混不到現在。你知道魏元孚這個人的缺點是什麼?’“近臣想了想說:‘魏元孚最大的缺點是喜歡喝酒,特別貪杯。’於是慶王叫人準備了酒席,請大臣們喝酒,其中也有魏元孚。他還讓下人準備了十幾個酒罈子,都是矮粗的那一種,看上去就像魏元孚的臉,還在每個酒罈子上戴了頂帽子,叫人看了忍俊不禁。慶王叫人把這些酒罈子放到長條案子上,擺放在大廳中。

“許多大臣都給魏元孚敬酒,想把他灌醉。魏元孚是個很精明的人,雖然他不知道慶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感覺苗頭不對,於是他當面把酒喝下去,過一會兒假裝上廁所,又全都吐了出來,回到酒席上再喝,假裝喝醉了。

“喝完酒,魏元孚被宣進大廳。魏元孚一上堂中,大臣們鬨堂大笑,因為長條案子上放的那些酒罈子實在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