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家不能太狠,要是手段太粗暴,像拔蘿蔔一樣,將他們直接連根拔起,那拔出蘿蔔帶出泥,你也得弄的一身髒。 自晉以來,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對世家十分忌憚,但為什麼世家一直沒有消亡呢,為什麼不管如何改朝換代,不管是誰家來坐這天下,都不得不去倚重世族之人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知識太貴了,普通人讀不起書,就拿寒門來說,什麼是寒門,家中有個數百畝田地,一年能收入個二三十兩銀子,或者是小官小吏之家出身,這種才叫做寒門。 年收入達到幾十兩,可算康樂之家了,但卻仍是讀不起書,因為書實在太貴了。 一本讓人翻了又翻的破書,最起碼都得需個幾百大錢,而一本嶄新完好的書,更是得需個二三兩銀子。 辛辛苦苦一年,不過只能買區區幾本書,由此可見,知識是多麼的昂貴。 知識貴,讀書的人就少,讀書人少,那能做官的人就少。 天子代天牧民,臣代天子巡狩四方,這天下,不能沒有皇帝,也不能沒有當官的。 所以,不管誰來坐天下,都不得不倚重世家,因為,他們掌握著知識,他們的子弟門生學識淵博,他們能提供大批的官員。 知識,是世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同時,也是他們最堅不可摧的護身符。 現在,這道護身符沒了。 當知識變得廉價,那天下就將不再缺讀書人,讀書人充沛了,自然也就不怕尋不到足夠的官員。 如此,世家就變得無關緊要,要是開心了,就將他們留在朝堂,給其一口飯吃,要是不開心了,那就一腳踢飛,哪裡涼快就哪裡待著去。 “哈哈哈……” 李世民一通大笑,將手中的書又來回翻翻,動作非常輕微溫柔,如是在撫摸柔嫩潔白的肌膚。 見到老父親龍顏大悅,李泰笑容滿面道:“父皇,兒臣是不是立了大功了。” 李世民用力點點頭,“大功,天大的功勞。” 先肯定了一句,後又道,“不過,青雀,你也未操弄過工匠活,現在怎的,又是改進印刷術,又是改進造紙術的,這可真的都是你所鑽研?” 李泰面不改色道:“父皇,上次兒臣獻了三字經等書,您讓禮部印刷為蒙學教材,月初時,兒臣無事,去禮部轉了一圈。” “恰好看見一工匠,正在被主事責罵,那主事不過二十餘歲,工匠卻已有四五十歲,明明是當爺爺的年紀,卻被一小輩罵的狗血淋頭,兒臣過去詢問得知,原來是在印刷之時,這工匠不慎將油墨塗的多了一些,導致印廢了一張紙,字板也因墨跡過重,需要重新雕刻。” “兒臣本覺得,不過是一張紙和一副木板,加起來又能值幾個錢呢,何須如此的盛氣凌人,故將那管事罵了一通。” “結果,等兒臣罵完,那管事委屈巴巴的說,這工匠一月已經毀了十餘張紙和三副木板,加起來損失已有一兩銀子。” “兒臣聽的心驚,一兩銀子,都夠一戶貧困人家,一年半載的開銷了,兒臣本又想將那工匠罵一通,結果那工匠,也委屈巴巴的說,這怪不得他,全都要怪字板的材質不好,有些字吸墨好有些字吸墨差,要是不多刷墨,印出來的字就一個深一個淺。” “兒臣覺得他是在找藉口,於是親自上手體驗了番,結果還真如那工匠所說,這字板上墨實在是難以把握。” “回去後,兒臣就讓人尋了個工匠來,跟他詢問明白印刷的工藝後,兒臣苦思數日,終是想出了這活字印刷的法子來。” “而後,兒臣又想,這紙是不是也能改進工藝……” 聽到此處,李世民打斷道:“所以你前不久讓人去城外天天砍竹子,就是為了造紙?” 李泰點點頭,“功夫不負有心人,兒臣翻來覆去,徹夜難眠,茶不思飯不想,一心琢磨竹紙的工藝,終於是讓兒臣成功了。” 李世民呵呵一笑,對於李泰的這番話,心裡信沒信的不知道,反正面上是信了。 皇帝笑著問道:“青雀,你這兩番改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對江山社稷大有裨益,功當賞過當罰,你立下如此大功,說說,想要父皇該如何賞你。” 我想要什麼,難道您老不清楚嗎… 李泰將頭微微低下,藏匿住眼中的飢渴,裝模作樣道:“父皇賞兒臣的,已經夠多了,兒臣再無其他所求,只希望父皇開心康健。” 李世民又是一笑,“青雀,你心裡可明白,朕當初為什麼要將你降為郡王,發貶去鈞州。” “兒臣知道,兒臣當初荒唐,和大哥兄弟不睦,傷了父皇的心。” 李世民再道:“那現在,你可明白,當初的過錯之處了。” 李泰連連道:“兒臣明白,自到了鈞州,兒臣就想明白了,是兒臣糊塗,受宵小挑唆。” “他們嘴上說著一心為兒臣考量,實則,全是私心作祟,他們鼓譟兒臣跟大哥爭,就是想以後做個定鼎元勳,想從兒臣身上撈個滔天的富貴。” “兒臣和大哥,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的血親,攪得我們兄弟骨肉相殘,他們卻坐收漁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