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在撕下來的布片上寫了奏疏,直接呈奏給秦二世胡亥,請求大秦皇帝准許他們待罪立功,為秦國而戰。
看著這道血淋淋的奏疏,胡亥閉目沉思。
在邯鄲城中,沒有那麼多朝中重臣。只有章邯、司馬欣、李劍、衛霍等人,在加上韓信也在大殿之上。韓信本來怕別人看自己崛起太快,想要低調,卻被胡亥命令上殿,參與聽政。這種待遇好多大秦將軍都不具備,直接把那些人羨慕的眼紅,對韓信這裡很是嫉妒。
看到那血淋淋的奏疏,韓信想要請求二世皇帝自己帶著這些俘虜。可轉念一想若這樣做恐怕受到猜忌,只好抿了抿嘴唇把話嚥了下去。
按照規矩,這些俘虜各國都有,大秦不能養活,應該處死才是。
可胡亥不想多造殺孽。
“邯鄲是曾經趙的國都,長平一戰,趙國的男丁死傷殆盡。雖然經過這麼多年,趙地男丁一直不多。朕早就有個想法,遷移人口來趙地定居,增加趙地的男丁人數。這樣,韓信你更瞭解這些戰俘們的情況,朕把這件事兒交給你辦。明日之前,統計出所有俘虜的資訊資料,若沒有家室,居無定所之人,勒令他們拘留在邯鄲,和當地女子成親,朕還是會給他們土地。”
“至於那些已經有家室,還想回歸故地的人,你負責把他們挑選出來,精編成軍隊,由你控制,立下戰功者可以放回故地。”胡亥這一句話就給了韓信莫大的權力。
好幾個國家的戰俘,足有數萬人。這樣大規模的一股力量秦皇竟然毫無芥蒂的交給自己,韓信原本還懸著的心這回徹底放下。
他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為的就是謀求自身價值的實現,衣錦還鄉。如今秦皇如此對他,使得韓信終於歸心。他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而是直接跪拜。
第280章相親
邯鄲城有一條大街。
平日裡,這條大街是屬於趙王歇的。被邯鄲人稱為馳街。每到休閒時光,趙王歇就會駕車在這條街上馳騁,裡面自然由愛妃美妾陪伴。所以此處在趙國也算是皇家園囿,平常人等不得進入。
可就在昨日,這趙王宮殿之前的皇家馳街之外張貼出了一張告示。同時在分散在邯鄲城中的基層辦事人員也開始在各家遊走。
告示和辦事人員所說的都是一件事兒——相親大會。
一些有男人的的家庭被篩選出來。剩下的寡婦人家,全都被走訪一遍,告知在皇帝御用的馳街將要舉行一次盛況空前的相親大會。
自古提親都是遵從長輩,媒妁之言。可大秦皇帝憐憫趙地孤兒寡婦,也算是對趙地的一點兒歉意,所以把不願意打仗計程車兵挑選出來,分給土地,任憑趙地孤寡挑選。
在頒佈這條法令的時候,胡亥慶幸這事兒不是在宋朝之後舉辦的。
先秦時期,諸子百家雖然被秦始皇焚書坑儒所壓制,但思想潮流還是異彩紛呈的。沒有後世那種獨尊儒術的思想,也沒有建立什麼所謂的程朱理學。這就使得許多事情好辦多了。
一些寡居多年的女子被基層辦事人員的婆婆嘴終於說的有些動心,答應第二日去相親大會現場看看。可更多的都是羞澀一笑,不敢答應,內心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皇帝更是昭告邯鄲,不論相親成功與否,願意留在邯鄲的都有土地可以耕種。
為了這事兒,章邯和司馬欣等人還得意提醒胡亥,說耕種的土地就那麼多,前幾日進行土地改革,都已經把那些勳貴大戶的土地分發給了百姓,現在邯鄲周圍並沒有可以耕種的空閒土地。皇帝許諾沒錯,但是應該尊重事實,否則容易激發民變云云。
當然,二人這番進諫之言說的及其委婉,表達的意思即明確又不缺少對皇帝的尊敬之意。胡亥一看這奏章就是章邯的手筆,當過文官,歸根結底還是有一顆舞文弄墨的心思。
胡亥把擔心的章邯和司馬欣叫到了大殿之中。他沒有解釋,而是告訴二人騎上馬,帶上衛兵,到邯鄲城外,大秦管控的一方看一看有多少土地,有多少未開墾的荒地。
倆傢伙都是聰明人,出去跑了一圈兒,已經明白皇帝是要把邯鄲城周圍的大片皇帝都開墾了。把兩個人蠢的直拍腦袋。
哪一塊田地不是荒地開發出來的?現如今大秦粗定天下沒多少年,就又起了變亂。各個地方的人口其實都不多,而土地卻有的是。只要發動他們開墾荒地,土地相對於現在這點兒人口來說幾乎是無限的。
解決了後顧之憂,二人對這相親大會反倒提起了興趣,只是章邯還要總控邯鄲城外的十幾萬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