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章 【晚節不保】4更

楊磊輕笑,輕輕哼唱著:“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一座不夜城。華燈起,車聲響,歌舞昇平……”

李成敏笑容滿面,等他停下來:“這首歌很有意思,你寫的?”

“這首歌是70年前寫的歌,叫《夜上海》,就是形容這座城市夜晚的繁華與美麗。”

楊磊試著將中文歌詞翻譯成英文,雖然差了點味道,但勉強還能說得過去。

李成敏一直在點頭:“後面還有嗎?”

楊磊拿出手機,上網找到《夜上海》的原聲,調小音量,放給她聽。

“後面歌詞說的是,只見她,笑臉迎,誰知她內心苦悶,夜生活,都為了,衣食住行。”

聽見楊磊的英文翻譯,李成敏的笑容逐漸消失,變得有些感慨。

她嘆氣,將“都是為了生活”這句話,低聲重複了好幾遍。

楊磊懂了,她應該是感同身受,想起自己在娛樂圈打拼的經歷。

那些辛苦拼命工作,元旦節假日都不休息的人,誰不是為了生活啊?

“來,乾杯,酒不醉人,人自醉。”

“這也是《夜上海》裡面的歌詞嗎?”

“當然,還有一句,什麼時候如夢初醒,就代表大家成熟了。”

“華夏的文化真有意思。”

“有興趣你可以多多學習。”

兩人喝下酒,聊到最近的生活,事業,都非常感興趣。

不過,兩人差不多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李成敏在歐洲和韓國兩頭跑,拍雜誌封面,給韓國企業當開業禮賓,表演沒有多少觀眾看的英國舞臺劇,還在韓國拍了一個垃圾情景喜劇電視劇,用混日子這個詞來形容她,一點都不誇張。

楊磊就快樂多了,日子過得相當精彩,不必贅述。

最後說到這次來華夏,她與她的父親李勝奎。

“高麗亞那”是個李姓的家族式樂團,表演韓國音樂為主,李勝奎是樂團負責人,他和親弟弟,親妹妹,三人都在這個樂團裡。

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主題曲《手拉手》,堪稱是奧運史上傳唱最廣的奧運會歌,就是這個組合唱的。

從那時候開始,李家就開始將音樂向海外發展,他們三個家庭有六個兒子和兩個女兒,最有唱歌天賦的三個人也加入到樂團中。

但不包括李成敏。

楊磊很好奇:“你家族的音樂天賦和條件那麼好,為什麼沒有選擇唱歌這條路?”

李成敏笑了笑:“不是所有人都擁有一副好嗓子,我比其他人差遠了。”

“韓國出道的歌手也不容易,但你們家在韓國娛樂圈的影響力,應該很大吧?”

“父親他們常年在海外表演,發誓不成名絕對不回韓國,所以我們很少在韓國,也只能有點在外的名聲了。”

“……”

楊磊這就無話可說了。

看樣子,Flag立的太大,想回去都沒臉回去,感覺像是在海外漂泊一樣。

怎麼辦啊,海外音樂市場也很難闖蕩,更何況是小眾的韓國樂團,他們哪懂什麼堅持,還不是全靠死撐?

這下可好,年輕時在家鄉出名,不趁機打出一片天地,卻憋著一股勁兒在外面闖蕩,結果幾十年後,兩頭都沒拿到實打實的好處,連李成敏在韓國娛樂圈奮鬥,都沒人罩。

楊磊問:“你既然在韓國發展不順,有沒有想過來華夏發展?”

李成敏有點為難:“我父親應該不會同意的,他是最古板的韓國人。”

“哪有什麼古板,人都是會變的。好多大藝術家,到了晚年照樣晚節不保,章口就萊,靈堂賣片什麼的。為生活所迫,很多人都會改變觀點。”

“不懂你在說什麼。”

“不懂就對了,來吧,跟我簽約,至少我能給你一個稍稍富足的物質生活環境。”

李成敏掩嘴輕笑,不同意,也不拒絕,就這樣深深地看著楊磊,視線和他糾纏不清,用剛剛學會的《夜上海》小調,對他輕輕哼著。

楊磊很享受這種分為,她真是一個很迷人的女生,很會調動氣氛,撩人心絃。

兩人吃過晚餐,就在外灘散步。

上滬最美的夜景,應該就是這裡了。

楊磊擔當翻譯,將一些舊上海的故事講出來,真的挖空肚皮,錯誤的英文語法一大把,但李成敏都能接受,並不在意他的口誤。

兩人走著,路邊有個賣氫氣球的的商販在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