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質地的沙土陸陸續續運到了城外的倉庫,而正式投入使用。
火磚專案正式啟動。
這件事,趙弘潤交給了冶造局的局丞王甫。
沒辦法,由於攤子鋪地太大,冶造局內的官員人手變得愈加緊張,三位冶造局的郎官,陳宕負責監督博浪沙河港的建設,程琳負責監督祥福港的擴建,而荀歆則負責仿造楚國船隻的事宜。
再加上如今冶造局局丞王甫親自出馬負責火磚的燒製,冶造局內四位在技術方面能獨當一面的主要官員全部任務在身,倘若再弄出什麼專案來,恐怕就連趙弘潤也只能親自上陣了。
從其他部府與司署借人手,不切實際,並且趙弘潤也很難徹底信任他們,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培養相關的官員,從郎官以下的主事級官吏中選拔人才。
除此之外,工匠方面也陷入了人手不足的尷尬,別看冶造局有著四百餘名工匠與近千名匠人、匠徒,可隨著冶造局四線開工,人手不足的問題已變得越來越嚴峻,哪怕工部善意地暫借了兩百餘名工匠,也只是杯水車薪。
因此,趙弘潤決定從民間招募工匠,畢竟大魏境記憶體在著許許多多有相關經驗的石匠、木匠、鐵匠,將這些有相應工作經驗的工匠們招募到冶造局,才是解決人手不足問題的最佳辦法。
可問題是,這個時代的通訊實在不便利。
想來想去,趙弘潤唯有用最笨的辦法,託倉部的官員在向各地市場銷售蠟燭的期間,在國內每個縣城的城門附近,在那以往貼通緝懸賞的公告牆上,貼上一份他冶造局的招工告示,使那些不滿足於各自當前工作環境的工匠們,投入冶造局的懷抱。
還別說,前期效果還真不錯,至少在大梁,當冶造局的招工告示出現在城門附近的公告牆上後,大梁城內的魏人中,便有不少人到冶造局試工。
為此,趙弘潤特意提拔了三名主事來負責這件事,這三人分別叫做呂璵、顧和、鄭昭。
其中,呂璵負責招收新人,顧和負責測試那些新人的水平,而鄭昭則負責將新收的工匠們按照其擅長,分別調到博浪沙建河港、祥福港擴建、仿造楚國船隻、燒製火磚這四項工程。
這三位主事,皆是在冶造局內幹了好幾年的老人,並且工作能力過硬,只不過資歷不如陳宕等人,這才無緣於郎官之位罷了。
畢竟工部轄下的司署,尤其是在冶造局,普遍重視資歷,將資歷與個人能力擺在同等高度:哪怕某個人才能平平,但只要他兢兢業業地幹上幾年,有為冶造局做出過貢獻,那麼此人就是值得被尊敬的,若是有一個資歷不如他的後輩,哪怕能力再是優秀,也只能規規矩矩對前者喊一聲前輩。
不得不說,工部的風氣,還遠比吏部那些官員的風氣嚴謹地多。
而隨著冶造局逐漸步向繁忙,趙弘潤這邊反而是輕鬆下來了,畢竟他要做的只是給冶造局制定一個發展規劃,用不著事事親力親為,反正有王甫、陳宕、程琳、荀歆、呂璵、顧和、鄭昭等人替他盯著。
這讓趙弘潤有了一段難得而寶貴的個人空閒,讓他可以安排一下私事。
比如說,正式搬到早已翻修竣工的肅王府,辦一個喬遷宴席。
再比如說,將蘇姑娘從一方水榭接到肅王府,向她坦白姜潤其實就是肅王弘潤的真相,並且,讓沈淑妃見一見這位與她兒子已有過肌膚之親的女人。(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章:坦白
ps:有關“魏國經濟發展”那條評論,我已作出回覆且置頂,不理解主角在這方面意圖的可以去翻翻。
————以下正文————
五月十七日,是趙弘潤在這忙碌的五月中第一次偷閒,畢竟當前他冶造局已開始四線開工,招收新人工匠的事宜也已安排妥當,儘管還欠著戶部與工部一大筆錢,但不可否認,冶造局已逐漸步上正軌,朝著趙弘潤所期待的方向發展。
但話說回來,這也意味著他暫時對冶造局能起到的幫助有限,畢竟目前冶造局最欠缺的其實是時間,需要一時時間來沉澱、來消化、來提升,而這,恰恰是趙弘潤所幫不上忙的。
好在王甫、陳宕、程琳、荀歆、呂璵、顧和、鄭昭等下屬皆老成持重相當可靠,因此,趙弘潤給自己放了一個假,準備安排一些私事。
而首當其衝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向蘇姑娘坦白他姜潤其實就是肅王弘潤的真相。
在十七日的清晨,趙弘潤甦醒於蘇姑娘她那在一方水榭翠筱軒香閨內的床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