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4部分

那些難民的膽子實在太小,以至於當孫叔軻向他們興師問罪之後便過多久,城內的難民卻紛紛要求離開銍縣,改投他處。

這個舉動,讓趙弘潤皺緊了眉頭。

他並不在意這些難民中某些存心不良的傢伙,他在意的是絕大多數的難民——他可不認為那大概五六千名難民皆是誰派來的刺客。

傷了那些無辜難民的心,放他們離開後,任由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向楚國其他地域的民眾散播一些對魏軍以及魏國不利的訊息,這對趙弘潤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可問題是,強行將這些難民擋在城內,這也不是什麼解決的辦法啊。

畢竟城牆再高,也難保這些難民中會有人想方設法翻出城牆去。

想來想去,趙弘潤覺得自己有必要親自出馬,安撫這些難民中絕大多數的無辜民眾。

然而他的決定,卻遭到了宗衛們與孫叔軻等將領的強烈反對。

畢竟眼下那些難民中,可是藏著一夥數量不明的刺客呢,此時,趙弘潤作為魏軍的統帥親自出面安撫那些難民,萬一期間出現了什麼變故呢?

只可惜,趙弘潤一旦下定主意,這天底下除了沈淑妃或可以改變他的想法外,縱使是他老爹魏天子,也難以扭轉他的意志。

“本王主意已決,你等不必再勸!”

丟下一句話,趙弘潤邁步離開了屋子。

眾宗衛與眾將對視一眼,無可奈何,唯有緊緊跟上這位肅王殿下,準備時刻保護這位殿下的周全。

待趙弘潤來到南城時,昨晚被魏軍當場擊斃的那十幾具賊人的屍體,尚且隨意擺在地上。

周圍,那些村長、民長憂心忡忡。

誰讓幹賁、佘離二將的面色,陰沉地讓人心生畏懼呢。

打量了幾眼地上的死屍,趙弘潤邁步來到那些村長與民長身前,微笑著自表了身份。

不得不說,趙弘潤的親自出面,讓這些難民感到極大的震撼。

畢竟眼下魏軍在澮河以南地區的戰況,那可是稍占上風的,儘管巨陽縣一帶的楚軍在兵力上要遠遠超過鄢陵軍與商水軍,但至今為止,這些楚軍皆被魏軍牽著鼻子走,頻繁被騷擾偷襲。

因此,魏軍在澮河以南的威勢,那也是日漸增長,連帶著作為魏軍統帥的趙弘潤,亦逐漸打響了名氣。

於是乎,難民們紛紛向趙弘潤叩地行禮,哪怕是那些前一刻還憤然叫囂著魏軍居然這般對待我等,索性我等另投他處的年輕小夥子,這會兒亦是服服帖帖,為有幸親眼見到魏國的一位公子而感到榮幸與喜悅。

不得不說,血統高低貴賤的概念,早已深入了楚國。雖然說這種論調在中原國家普遍都存在,但說實話,絕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楚國這樣只看重血統與門第。

“本王乃魏國公子姬潤,亦是魏軍的主帥……”

趙弘潤簡單地向這附近的難民們自我介紹了一番,為了能使這些人聽得懂,他採用貼近楚國遣詞造句的說辭,再加上他那一口通順的楚國方言,不誇張地說,要不是他有幾個詞的咬字並不是很準確,相信在場的楚人都會感到迷茫:這位,真的是魏國公子麼?怎麼咱們大楚的方言,說得比咱們這些楚人還要通順?

不得不說,使用相同的語言,的確是能迅速拉攏兩者關係的一大利器。

這不,對於這位一口通順楚言的魏公子姬潤,這附近的楚國難民們發自內心地感到親近,就彷彿是看到了他們本國的公子似的。

隨後,趙弘潤直言對在場的諸多難民說道:“……本王知道你們當中混藏著某些存心不善的賊人,這夥賊人想要加害本王的性命。……不過,本王並不會因此而遷怒你等。……區區幾個賊人,何足掛齒?……你等且安心呆在銍縣,待過些日子,本王會派人將你等護送至相城。在相城有諸多你等的同胞,若是有願意投奔我大魏的,不妨跟他們一同搬遷至我大魏安居……”

說著,趙弘潤便大肆歌頌他們魏國的仁政,反正就是怎麼好聽怎麼說,只說得這些難民對魏國心存嚮往。

而在最後的最後,趙弘潤亦點醒這些難民,倘若他們受到某些人的威脅,不妨可以與魏兵商量。再者,若是有人得知他們當中某些賊子的底細,出面指正,趙弘潤亦承諾給予獎勵。

這一番話下來,雖說暫時還未見有哪個難民出面指證藏匿在他們當中的那夥賊人,但是先前那種憤慨與不安,卻逐漸消退,至少這些難民望向趙弘潤的眼神中,皆充滿了尊敬之意。

此時,一名抱著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