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說道:“姬偲是個狡猾之輩,他不會愚蠢到背棄齊國而投向寡人。”

“姬偲的態度,並不能決定下一個魏王對我大楚的態度。……臣下以為,我大楚當與魏國握手言和,再等雙方消除了曾經的恩怨後,便派人拉攏魏國的王公貴族,亦金帛、玉石、美人誘之,逐步將魏國的年輕輩的王孫公子,拉攏至我大楚這邊。……這可能要十年,二十年,但是此計一旦成功,則齊國必被我大楚所滅!”

楚王熊胥聞言沉思了一番,眼中露出幾許複雜的神色:寡人,還能再等二十年麼?

生老病死,人之宿命,楚王熊胥早已看開,但是在老死之前,他有一個必須戰勝的對手,那便是,齊王僖。

若是不能達成這個夙願,相信他死也難以瞑目。

“二十年太久!”

黃砷聞言皺了皺眉,在沉思一番後說道:“那就只有用另外一個法子了……想辦法使魏國內亂,無暇顧及我大楚與齊的戰事!”

楚王熊胥聞言兩眼一亮,低聲問道:“計從何來?”

“姬偲的九個兒子,以及南宮!”

聽聞此言,楚王熊胥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不過在此之前,我等得先跟姬偲的第八個兒子姬潤談妥,相信此子正等著我大楚派人與他洽談。”

“哼!……這件事由你去辦吧。”

“遵命。不過暘城君熊拓公子那邊……”

“叫他聽你的,就說是寡人的意思!”

“是。”(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三章:言和『打賞加更5/19』

洪德十七年的新春,趙弘潤是在楚國境內的正陽縣過的,這還是他迄今為止第一次獨自在並無親人相陪的情況下過年。

記得以往在大魏宮廷裡的時候,每當這個時節,他與他弟弟弘宣都會先到凝香宮去拜見他們的母妃沈淑妃,向其磕頭請安。不過在此之前,沈淑妃會提醒他,讓他先在他生母的靈位神龕上點一炷香。

說實話,對於自己的生母,趙弘潤並沒有什麼印象,因為他的生母是在生他的時候就難產死的,至此之後,都是他生母在宮內的好姐妹沈淑妃代為撫養長大,正是這份恩情,使得趙弘潤髮自內心地將沈淑妃視為自己的母親。

還有弟弟弘宣,那個比他小一歲卻總是一本正經、儼然一副小大人模樣的弟弟。

不可否認,這對母子,是趙弘潤以往心中地位最高、分量最重的親人。

不過今年,因為發生了許多事,使得另外一些人也逐漸進入了趙弘潤的內心,比如曾經趙弘潤始終抱有成見的,他的父皇趙元偲,再比如從小就彷彿是“別人家孩子”那樣優秀的六哥趙弘昭,還有趙弘潤此生的第一個女人蘇姑娘。

除此以外,還有雍王弘譽,皇姐玉瓏公主,相互引為知己的中書左丞虞子啟,等等等等。

可能是離開魏國王都大梁時日已久的關係,趙弘潤有點開始想念那些尚在大梁的親朋好友了。

當然,並不是說他在正陽縣便孤苦一人,事實上,在過年的這段時間,沈彧、張驁他們二十名宗衛已然暫時脫離了軍隊,時刻伴隨著他。

除此以外。還有那個以趙弘潤的妾室自居的十三歲小丫頭羊舌杏。

還別說,羊舌杏單純而又乖巧,就連沈彧、張驁等人亦對她十分滿意,甚至於,那些宗衛們偶爾還露出理當如此的表情,彷彿年紀才十四的趙弘潤。就應該配對比他小一歲的羊舌杏,而不是找那位比他足足大了六七歲的蘇姑娘。

如今自家殿下“迷途知返”,似沈彧、衛驕、穆青等宗衛們看得出來都十分欣慰,唯獨作為當事人的趙弘潤恨得牙癢癢,真恨不得將這幫陰損的傢伙貶到軍營中去刷鍋。

懶得理睬那幫人,趙弘潤自顧自在正月初一的早晨,朝著北方大梁方向拜了拜,權當是彌補了未能向自己已故的生母以及遠在大梁的養母,向兩位母親表示孝道的遺憾。

待等晌午。浚水軍的大將軍百里跋帶著麾下大將李岌、吳賁二將,以及平暘軍的屈塍、晏墨等人便來趙弘潤這裡吃酒。

人不多,僅僅只是尚留在正陽的幾位將軍,其餘浚水軍的宮淵、曹玠、於淳,以及鄢陵軍的陳適、王述、馬彰,還有平暘軍的左洵溪、華嵛、公冶勝、左丘穆、谷粱崴、巫馬焦、伍忌等將領,皆在汝南、上蔡、平輿等縣內領兵屯守。

“曹玠傳訊息來了。”

在趙弘潤這邊坐下之後,百里跋揮揮手叫沈彧等宗衛的後輩們奉上酒菜。旋即對趙弘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