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明軍衝下來,倭寇並不驚慌,只見他們擺成齊整的一列列,以三十人為一隊,其中有一手持摺扇的隊長,以揮舞摺扇為號,指揮著手持長短刀、日本弓的倭寇嚴陣以待。
在明軍中早就流傳一種說法,判斷碰到的倭寇是精銳還是雜牌,只要看有沒有舞扇子便可。若無,便額手相慶,士氣大振,衝上去捏軟柿子;若有,便噤若寒蟬,士氣萎靡,若不是人數佔絕對優勢,定然一逃而光,根本不敢與之敵對。
因為那手持摺扇之人,是一種陣型的指揮者——明軍將這種振興,稱為蝴蝶陣!每每雙方交手,倭寇便結成這種陣勢,由隊長揮舞摺扇指揮,整齊劃一的動作……當雙方開始接觸時,隊長把摺扇往上一揮,部下就以刀鋒向上。當對方稍一遲鈍時,他們就驟然倒轉刀鋒迎頭砍下。霎時一片刀光,上下四方盡白,不見其人,而對方已死傷累累。
而且隨著扇子左右搖擺,倭寇還會跟著左右跳躍——其實就是走‘之’字型路線向對方逼近。如此變換卻讓明軍摸不著頭腦,只看著一堵刀牆翻過來砍,便死傷一片,還沒回過神來,又從另一個方向,砍來一堵刀牆。
每每如此,一籌莫展,根本沒法抗衡,倒也不能全怪明軍草雞。
戰時隨扇揮舞,隊伍如蝶而飛行,所謂‘蝴蝶陣’者。
作為海寇中的精英,這些倭寇不僅會結陣,而且每個蝴蝶陣之間,相距不過半里,有一總隊長吹海螺為號,指揮陣勢間相互協同作戰。明朝整隊而進的官兵,根本無法對付這樣精銳的奇襲部隊,所以成就了徐海‘無敵’的名聲。
然而再強大的陣勢,也有其破綻所在,經過一位天才的潛心研究,發現了蝴蝶陣的弱點所在,並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可以剋制蝴蝶陣的陣勢,他稱其為‘秘戰法’!
那位天才姓唐,名順之,號荊川,他將其寫進了自己的《武》書中,並把書傳給了他的師侄。
他的師侄姓沈名默字拙言,又將書轉給了自己的部將,戚繼光。
而戚繼光看到書之後,認真鑽研數月,批判的繼承下來,改造出一種切合實際,攻守兼備的陣型,名曰‘鴛鴦陣’!
這鴛鴦陣的誕生,就是為了剋制無敵的‘蝴蝶陣’,但究竟效果如何?還得真刀真槍的比過!
勝,則從此不再恐懼倭寇,改寫五倍兵力都不是對手、幾千人被幾百人攆得到處跑的尷尬紀錄;
敗,則繼續尷尬、失敗下去……
第四六二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
列好蝴蝶陣的倭寇們,好整以暇的望著從山上稀稀拉拉衝下來的明軍。
在他們看來,這些人連隊形都保持不好,根本不值一哂;不過他們身後手持日本弓和佛朗機火槍的射手,卻感到十分的不爽,因為如此鬆散的移動隊形,讓他們的射擊變得極為困難。射手一邊費勁的瞄準,一邊懷念起明軍往常那種密集呆板的衝鋒陣型,就算沒有射準,也總能擊中邊上的人,哪像現在這般浪費彈藥?
徐洪能被派來執行如此重任,自然不光因為他是徐海的弟弟,更因為他指揮作戰的能力,絲毫不亞於乃兄。他不像手下人那般輕敵,透過一段距離的觀察,敏銳的察覺到,那些看似散亂的明軍,都有著相同的人數——十一個,而且各個‘十一人陣’之間,似乎也有聯絡,就像己方的‘蝴蝶陣’一般。
這絕不是巧合,而是一種陣型!徐洪嘴角掛起一絲冷笑道:“看來是想東施效顰!”說著哼一聲:“畫虎不成反類犬!”便命令射手停止射擊。蝴蝶陣準備接敵,狠狠教訓一下這些痴心妄想的模仿者。
雙方接近到十丈以內,倭寇已經完全停止了射擊,只等短兵相接了。誰知明軍隊中,突然飛出一杆杆短而有力的標槍。還沒反應過來,便有不少倭寇被釘在地上,甚至還有不少被前後穿透,成了串糖葫蘆的……沒辦法,誰讓倭寇都喜歡光著膀子打仗,也不穿盔甲呢。
但是沒關係,強大的自信和彪悍的作風,是他們無敵的法寶……如果被標槍幹掉的,只是一般的持刀倭寇,三十人的陣型縮成二十幾人,完全沒有影響;如果是手持摺扇的隊長被幹掉,其餘人便會自覺與鄰近隊伍融合,接受別隊扇子的指揮,也沒有什麼影響。
而且他們也有自己的標槍……只聽陣後響起嗚咽��說暮B萆��歡傭釉優憑�焦���螅�急阜⑵鸕諞徊ǔ寤鰨�蘊矯骶�男槭擔�
雖然是些雜牌軍,但也是徐海的部隊,被薰陶出的驕橫兇猛,也超過一般的倭寇。只見他們手持著刀槍棍棒等各色兵刃,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