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飛鴻再向臺上看去,只見果然出現了幾個人物,那所謂“向老太爺”是一個年在七旬左右的老人。
這老頭兒,黃焦焦地一張瘦臉,其上皺紋滿布,一頭銀髮,梳理得十分光潔,沒有一根跳絲兒,他穿著一襲湖墨色的長袍,一雙袖管微微卷起來,露出白色的袖頭,看起來相當體面,在他右手掌內,卻來回搓弄著一雙白玉球兒,模樣兒甚是悠閒。
他出來之後,微微向臺下拱了拱手,就在一張鋪有虎皮的太師椅上坐了下來!
在這張太師椅後,另外還設有兩張椅子,只是其上卻沒有鋪獸皮,這時另有一男一女,分別坐了下來。
靠左面坐下來的,是一個三十上下,一身大紅襖褲的女人,郭飛鴻立刻就想到,這女人定是所謂“馬二嫂子”了。
看起來,這女人倒還薄有姿色,一張白臉,兩道細眉,兩隻手腕之上,各戴著一雙翠鐲子,有點像江湖上跑碼頭賣藝的女人。
猛一眼望過去,這馬二嫂子還怪迷人的,可是再細看看,立刻就會對她塗在臉上過多的脂粉感到倒胃!
馬二嫂子身邊貼身站著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生得唇紅齒白,頭上梳著一根沖天小辮兒,也身著大紅祆褲,很像畫上的紅孩兒,甚是可愛,他緊挨著馬二嫂子,手裡捧著一口二尺四五寸長的短劍,由那樣子看,可能是馬二嫂子的兒子。
另外的那位“胡三爺”,則是坐在老太爺右手,此人是一個矮個子,留著小黑鬍子的中年漢子。
這幾個人物,具是大湖教內頂尖兒的人物,平常是不在人前亮相的,這時乍然現身。自然使得人們為之譁然,歡聲雷動。
坐在正中虎皮太師椅上的向老太爺,回頭對一個弟子說了幾句話,那名弟子,立即抓起鍾槌,在一個吊著的金鐘上重重的擊了三下。
說也奇怪,三聲鐘響,似乎震懾了人群,全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那名弟子放下鍾槌,又侍立在向老太爺身邊,老太爺嘴皮動了一下,輕聲道:“帶活口行禮。”
郭飛鴻心中一動,遂見那名弟子高聲呼道:“帶活口!”
後臺立時有人應了聲:“有!”
幔幃啟處,走出了一群人來,這群人分抬著四根杆子,郭飛鴻再一注視,止不住一時熱血沸騰,差一點要撲上臺去!
原來所謂的“活口”竟是活生生的人,共是四個,兩男兩女,各縛手足,穿在一根紅色竹杆上,就像是牲口似的被抬了出來。
就年歲上看,四個當作祭禮的孩子,不過是七八歲,最大也不會超過十歲,都生得白白的,樣子十分秀氣。
這些孩子全身都被剝光了衣服,每人在下體系上一條紅布,在冷風裡,凍得連連顫抖著。這群漢子,把這兩雙童男女,分別放在那四張蓮花壇木座上,然後退了回去。
這時臺下起了一片騷動,有人發出感嘆可憐之聲,也有嘻笑稱快的,卻沒有一個敢出來說句話。
郭飛鴻看到此,又止不住氣往上衝,正想著如何下手拯救這四個孩子,就見那位向老太爺忽地站起來,走到了祭臺中央,自供桌下拿起了一枝大筆,飽浸硃砂,走到了四個童男女身前,在他們每個人眉心正中,點了一個紅點,隨後右手一翻,把那枝硃砂紅筆,拋落湖心之內。
四個小孩均像是嚇糊塗了,只是楞楞的望著湖心,卻沒有一個哭的。
向老太爺點了硃砂後,又伸手自供桌上拿起了一口木劍,只見他右手在頭上抓了一下,滿頭白髮全數散了開來。
接著,只見他在臺上左右前後地轉了轉,又燒了張黃紙,這時,當空烏雲密佈,遠天現出一大片紫色,湖面上起了陣陣狂風,湖水開始動盪不已。
人群中,立時就有人附會著說,是湖神顯靈了,又有的說向老太爺的法術硬是靈。
向老太爺做完了一套法事之後,放下了木劍,高叫道:“酒來!”
立時就有一個黑衣漢子,雙手捧過來一個紅漆木盆,盆內是滿滿的一盆紅水,想必是摻有硃砂的酒。
向老太爺擺了一個“騎馬蹲襠”的姿式,面對著紅木盆,驀地張開了大嘴一吸,盆內酒汁,立時化為一道紅泉,長鯨吸水似地注入他口內。
臺下萬千觀眾,看到此,震天價叫起好來,不過在郭飛鴻眼中看來,這位向老太爺不過是有些個內功,並算不了什麼。
轉眼之間,那滿滿一盆紅汁,竟為這位向老太爺吸了一個乾淨,老太爺的肚子,也就像懷了八九個月孩子的娘兒們似的鼓了起來。
然後,他跚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