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周杰一邊安慰師傅,一邊向他了解廠裡的情況:廠裡還剩下些什麼人,機器裝置怎麼樣了,有多少能湊合用的,廠裡領導都是些什麼樣的性格,能耐和官場背景怎麼樣等等。他問的問題有些師傅能答上來,有些則回答不了。不管怎麼樣,周杰走的時候顯得很高興,對師傅師母說,我周杰不管成為什麼樣的人,不管今後發什麼樣的財,都不會忘記你們的。

他這個話把老兩口高興得不得了,說,周杰呀,你出去這麼些日子,廠裡的人都說你參加搞什麼官倒去了,也有說你不是參加官倒,而是與人合夥做投機倒把生意,甚至還有個別的說你在外面搞詐騙,說得我們將信將疑。師傅又說,畢竟你是我的徒弟,他們這樣說你我也覺得臉上沒有光彩。可想不到你竟這麼講仁義,這樣的人現在真的是找不到了喲。

那個時候的社會變化真的很快。就在周杰回來沒多久的時間,一種在全國各地搞得熱熱鬧鬧的改革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方式的做法——個人承包制,竟然在一向封閉保守的東陽縣也開始推行了,縣農機廠是首先實行這一做法的企業之一。

個人承包企業,對以前企業廠長由上級任命的習慣做法是一種衝擊。縣裡規定,原先的企業廠長固然可以競爭承包,而其他人也可以參加競爭,只要能達到縣裡規定完成的上繳利潤的指標就行。農機廠的廠長原先是政工幹部出身,人老實、膽子小,關鍵是搞企業根本沒有數,所以主動向縣委要求調離農機廠,騰出這個位子讓別人來承包。參加承包競爭的一共有六、七個人,一個是廠裡一直分管業務的副廠長,在企業裡習慣叫做“生產廠長”,兩個車間主任,一個縣政府工業管理辦公室的幹部,另有兩個外單位的報名參加競爭,在縣委討論承包人資格時被否決了。最後一個就是周杰。周杰的資格問題在討論時也有人提出質疑,說他離開廠子那麼久,按照過去的規章可以自動除名。但有一位領匯出來替他維護,說那個規章是過去的規章,現在改革時代,早應該把那些過時了的規章制度拋棄。不管怎麼說,周杰原先是廠裡的職工,自己沒有辭職,本人又沒犯什麼錯誤,廠裡也沒有開除他,他的資格應該給予承認。這樣一來,周杰也就成為競爭參與者之一。

競爭的結果令廠裡廠外的人大跌眼鏡,那些原先大小是個幹部的競爭者紛紛落敗,周杰力克群雄,成為農機廠首任承包人、法人代表。周杰勝利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提出的承包方案與縣委內定的指標最為接近,而且他口才也好,答辯時口若懸河,說得頭頭是道,雖然理論色彩比縣工管辦那位幹部差些,但表達卻更生動,一些新鮮名詞用得也還準確。當然,在周杰取得成功後,那些“失敗的英雄”中有人在背後散佈說,周杰競爭的手段不正當,他採取小恩小惠的方法在職工中拉票;他暗中“竊取”廠裡的有關情報;他“買通”了縣承包工作實施領導小組的成員;甚至有人事先向他透露了縣委擬定的承包規則……這些傳言,人人都知道含有嫉妒的成分,但也有人相信其中多少有一些真實性。

周杰承包農機廠的第一年,採取了一些措施,改變了以前的管理方式。透過提前退休、回家待崗、精簡科室等方法裁減了一部分人員——當然,黃師傅年紀雖然大了,卻不在退休人員之列。最主要的是,他拓展了廠裡的業務,農機廠不再以維修農機為主,甚至徹底將這項業務拋棄,而是改為替外面加工製作一些裝置零件和日用品。他選用了一大批人專門到外面接類似這樣的業務。雖說以農機廠的裝置和技術,製作出來的東西大都很粗糙,嚴格來說算不上合格品,但周杰卻總有辦法能賣得出去。因此,廠子的氣象紅紅火火,一時成為縣裡改革的典型。就連《河陽日報》也在頭版刊登了一條通訊,標題是:《年輕人敢挑重擔,承包制一搞就靈》。

政界乾坤 第十六章(3)

不過到了第二年,形勢竟然發生了逆轉。農機廠的生產不再紅火,堆積了一些產品壓在倉庫賣不出去,那些常年在外面跑銷售的人大多都不見了,周杰也突然向縣裡提出辭職。沒到承包期限就提前辭職,本來不符合承包合同,但縣裡面卻接受了他的辭呈。周杰離開後,縣裡派人去核查農機廠的帳目,發現農機廠所剩下的資產總額除了一個空廠房幾乎為零,就連這所廠房和裡面的裝置也用來向銀行進行貸款抵押,從理論上講已經不屬於廠裡的財產了。農機廠的流動資金貸款一共有200多萬,這筆錢農機廠根本還不起,因為廠子本身已陷入破產的境況;而銀行要將農機廠的抵押財產進行處理,縣裡又不同意,說除非銀行把廠子裡原有的工人給安置好才可以對廠裡的財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