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蠓埂⒊苑梗�墒僑創永床恢�澇躚�菀桓魴略睢⒒灰豢詿蠊��詞褂腥稅鏤一灰桓齬�睿�乙膊恢�廊綰斡眯碌墓�鈄齜梗�蛭�蓋椎蹦昝桓嫠呶搖!薄 �

東西舊了,人們往往會感到不如新的好用;衣服舊了,即使乾淨、整齊,也必定失去了當年多彩的風姿;機器舊了,無論怎樣修理也不會如新機器那樣高效。不過所有的這一切,如果人們願意,就可以換一個新的。可是當人的思維陳舊時,卻不可能立刻換上一種新思維,人的頭腦往往會被習慣性的思考方式給鎖住。

7.習慣經營人生

一位老人很早就死去了妻子,此後就再也沒有娶妻,其中的原因有二:一個原因是怕年幼的孩子得不到後母的疼愛,自己一人照顧孩子雖然辛苦倒也自由自在;另一個原因則是家中實在是一貧如洗,恐怕沒有人會嫁給這個帶著一個兒子的窮光蛋。

就這樣,父子二人一直相依為命,依靠打柴謀生。起初是父親養活年幼的兒子,等到父親年老力衰之時,兒子也長大成人了,於是孝順的兒子就一心一意照顧父親。

父親駕車很有經驗,兒子則是打柴的一把好手,所以每次都是兒子上山打柴,然後一捆一捆地背下山,父子二人一起把柴裝到車上,之後由父親駕車,兒子則習慣性地坐在旁邊,幫父親看前面的山路。雖然父親對於崎嶇的山路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了,可是每當暴雨過後,山上總有一些被暴雨沖壞的山路,有時甚至會有大塊的石頭從山上滾落到路邊,而眼神不好的父親很難注意到這些,所以兒子每次都要坐在一旁為父親指明前面的道路。每到轉彎時,兒子總是會及時提醒父親:“爹,轉彎啦!”兒子漸漸形成了習慣,即使父親每次都要回答一聲:“知道,不用你提醒”,可是兒子仍然會在轉彎時這樣做。

第29節:習慣篇(6)

一次父親生病了,大夫告訴他需要臥床休息幾天,於是兒子一人駕車去賣柴。剛上車,他就發現自己坐在駕車的位置上十分不習慣,總想把身體挪到自己平時坐的地方,所以平時和父親很好走的一段路這次似乎十分難走。到了一個彎道,兒子學著父親的樣子牽引手中的繩子讓牛轉彎,可是牛卻始終不聽使喚,任憑他用盡各種方法,牛仍舊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想了很長時間,他才想到也許有一個辦法可以行得通,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 剛才那頭倔犟的牛開始聽話地轉彎,繼續往前走。之後每逢路過轉彎,如果他不這樣喊,牛就絕對不聽使喚。結果每當在山路上遇到路人時,人們總是會掩鼻而笑。一路上,兒子覺得自己實在是被這頭牛弄得大丟顏面,回家後他把自己一路上的遭遇告訴了父親。

聽到兒子的話,父親沉思起來,他告訴兒子:“從明天起你就自己學著駕車賣柴吧,如果牛不聽話就用皮鞭抽它,抽的次數多了,它就會聽從你的使喚。等我死了,你就不要再上山砍柴了,到山下去學一些新本事吧,不要再像爹一樣窮死在這山上。”

無論是牛還是人都會按照習慣去生活,一個人的成就原本應該由他的智慧和勞動決定,可是很多時候,人們卻不得不承認,自己會走上怎樣的人生道路常常是受習慣所控制。所以,聰明人懂得在平時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同時會用這些好習慣來經營自己的人生。

8.被習慣鎖定的行動軌道

一個孩子從小家境富裕,所以有條件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看到孩子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所以就為他請了很有名的鋼琴教師。鋼琴教師很喜歡這個孩子,因為他發現這個孩子的確聰明伶俐,而且很多其他同齡孩子難以理解的問題,這個孩子總是一點就通。

幾個星期之後,這個孩子可以充分領會一些樂曲了;又是幾個星期之後,他可以彈奏一些稍有難度的樂曲了。漸漸地,這個孩子的彈奏技巧已經十分嫻熟,當客人來家裡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十分輕鬆地彈奏很多樂曲了。鋼琴教師認為這個孩子是一個值得培養的藝術苗子,於是打算教授他更有難度的樂曲。可是這孩子卻因為樂曲太難不願意練習,孩子的父母也認為孩子的彈奏技巧已經夠好,不必再那麼辛苦地練習如此高難度的樂曲了。於是孩子每天都彈奏那些他駕輕就熟的曲子。後來,索性不再每天練習彈奏了,因為他只要手指一碰到琴鍵就會自然而然地按照習慣彈奏那些熟得不能再熟的曲子。

看到富有潛力的學生習慣性地彈奏那些難度一般的曲子,鋼琴教師心裡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怎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