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折返。
卻不知多少人在心裡唏噓……
都說這世道,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前者好說,遠的不說,只看屋裡流淚的那位主兒,若非出身在王夫人這正室太太肚子裡,也享不得這些年的富貴。
而母以子貴,就非趙姨娘莫屬了。
李紈這些人對趙姨娘當年的情況還記憶猶新。
雖說公中每月都會發放月例銀子並胭脂水粉錢,每一季度還會發放衣裳面料,其她人都安於衣食無憂之境,唯獨趙姨娘,好似八輩子沒摸過銀子般,什麼都想多佔些。
哪怕只多佔了一針一線,她也會暗自得意好久。
若是少了一分,則會記掛好久。
並以之為由,常在太太老爺跟前賣弄說嘴,讓的大家好不尷尬。
雖然都覺得厭惡,可是也沒人同她真計較。
因為大家“體諒”她窮酸奴幾齣身,命賤,本該如此窮酸。
曾經,賈府的貴人們,甚至是一些出身“高”的僕婦們,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趙姨娘厭惡不喜有之,俯視憐憫也有之……
可是,這才不到十年的光陰啊,再看看現在……
趙姨娘行動處,竟讓大半個賈府的主子都要送過穿堂。
還有那薛姨媽,雖然沒有送出門,也只是因為身份使然,不好做的太過。
然而也一樣在趙姨娘出門時起了身。
母以子貴,莫過如是。
出門相送的人中,心思最深的,就是李紈和婁氏。
兩人都是春華正茂之際少寡,因家門門風及自幼受《女戒》、《烈女傳》等思想的薰陶,兩人都未選擇再嫁,只守著各自的孤子過活。
這一輩子,所指望的,無非就是有朝一日,兒子能有出息,她們能母以子貴,再穿一回鳳冠霞帔,大誥衣裳,受人尊敬……
她們不敢奢望能有趙姨娘今日的氣派,只要有十成之一,就夠她們受用的了……
等她們再折返回耳房時,卻被引入了三間耳房的另一間,薛姨媽已經在此了。
早先因為公孫羽被請進宮的緣故,賈環從宮裡帶回了兩個太醫常駐,這會兒子派上了用場。
因為太醫年紀並不很大,所以家中內眷要避諱。
不過,兩間耳房中間是以鏤空壁花櫥相隔,因此可以聽到對面的聲音。
“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