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從此“官位漸顯”,但他仍“服食儉約,若老兵然”,始終保持著一個質樸的中**人的本質。
在“己亥之亂”前,羅榮光本來已經升任新疆喀什噶爾提督,但他擔心國家處於動亂之中,一旦列強從大沽口入侵,國家就會有滅亡的危險,因此沒有去上任,而是留了下來,孫綱得知後,對這位老將軍可以更加欽佩。
應孫綱的要求,羅榮光這幾天帶著孫綱等人全面視察了大沽口炮臺的防務,並給孫綱講述了大沽口炮臺地歷史。
由於天津歷來是北京的門戶,而大沽海口又是“津門之屏”,戰略地位可以說十分重要,自明代以來,大沽口就開始設防,清代修建炮臺,安置大炮,防守設施不斷加強,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防禦體系。到了近代,隨著西方列強對華侵略的加深,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地軍事要地。
大沽口炮臺位於天津塘沽海河入海口南岸,是入京咽喉,津門之屏障。自古以來即為海防重鎮,素有“南有虎門,北有大沽”之說。大沽口炮臺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為了抵禦倭寇,加強大沽口海防戰備,明朝開始在大沽口構築堡壘,正式駐軍設防。到了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一座圓型炮臺。炮臺內用木料,外用青磚砌成,以白灰灌漿,建造得非常堅固。其高度約為一丈五尺,寬九尺,進深六尺。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臺。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朝政府對大沽口炮臺進行了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已建成大炮臺五座、土炮臺12座、土壘13座,組成了大沽炮臺群,形成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清咸豐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為欽差大臣鎮守大沽口,對炮臺進行全面整修,共建炮臺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其寓意為炮臺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
咸豐八年(1858年)清朝政府全面整修大沽炮臺,共建大炮臺六座,又建小炮臺二十五座,構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陸地岸炮防禦體系。
除了“威”、“震”、“海”、“門”、“高”五大炮臺外,另外還有一處炮臺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稱“石頭縫炮臺”。每座炮臺設大炮3門,另有小炮臺25座。這個時期中國修建的炮臺,因為吸取了多次戰場上的經驗教訓,因此在建造方法上較以前有了很大改進。炮臺用木材和青磚砌成後,外面用二尺多厚地三合土砸實,炮彈打在炮臺上只能打一個淺洞,避免了磚石飛濺而帶來地危險。這種建造辦法後來被南方大量採用,在戰爭中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1885年3月14日,法國遠東艦隊攻擊鎮海招寶山炮臺,由於中國海岸炮臺都已經“換石為土”,法艦發射地炮彈打在炮臺上根本沒有作用,因而被迫放棄攻擊退走。就是很好的例子。
孫綱在後世曾經看到一些批評大沽口炮臺是“豆腐渣工程”地文章,其主要論據之一就是這個“換石為土”,作者行文之荒唐,可以說和“主炮晾衣”完全有的一拼。
大沽口炮臺經過中國人民的不斷努力完善,炮臺高度達到了三至五丈,寬度和厚度也有所增加,而且在外形上出現了方、圓兩大型別。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十分重視大沽口的軍事防務,對原有炮臺進行了加固。同時增建了平炮臺三座。在光緒元年(1875年),再次對原有炮臺進行了整修和擴建,並從歐洲購買了克虜伯大炮和水雷艇等先進的武器裝備,使大沽口炮臺成為了中國抵禦西方列強從海上入侵的主要軍事海防要塞。
(四百六十六)“一封家書”
按照原來的歷史程序,也就是在這一年,因為“民教相仇”最終演變成了玉石俱焚的義和團運動,大沽口炮臺遭到了“八國聯軍”的入侵,羅榮光率領全體守軍同聯軍炮艦激戰競日,最後壯烈犧牲,大沽口炮臺陷入敵手,根據後來清廷同各國簽訂的屈辱的《辛丑條約》,無數中華優秀兒女以血肉築成的大沽口炮臺最終被迫拆毀。
每當想起那段慘痛的歷史,孫綱的心就在隱隱作痛。
而現在,腐朽沒落的滿清王朝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當中,1900年成了建立在清朝廢墟之上的“華夏共和國”的開國元年,大沽口炮臺和羅榮光及炮臺守軍的命運,也都發生了奇蹟般的轉變。
孫綱看著頭髮灰白的老將羅榮光,心中感慨不已。
歷史是很難改變的,可歷史真的改變了的時候,連他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羅榮光發覺孫綱看著自己的目光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