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下的東西,鮮活的東西。”

艾未未(另類聲音篇):

“我是不贊同建築首先得是藝術品的這種觀念的,這是幼稚者的一種盲目的幻覺;當然,建築也不該成為一種醜惡美學的承載,亦即是說,你不應該首先讓建築成為藝術品,卻並不意味著要讓它去成為一種醜陋的化身!而是要讓它成為一種一般的、正常的、被需求的東西。”

“在納粹時期就是這樣,在極權政治中,知識是一隻猛虎的爪子,它並不能獨立於猛虎之外。”

“大多數教育都是旨在將人們格式化,在此過程中很多原始的精神資源,就白白損失掉了。而且這種盲目性也很難避免,因為長期以來,人已經成為了一個受利益驅動的動物,目的性太強了,人總是習慣於過高地去評估自己的生活。”

“憑什麼一個美術學院教授的興趣,就一定要成為我的興趣?他的心態和經驗背景跟我是毫無關係的,他們所稱之為藝術的那種東西跟我對藝術的認知是完全牴觸的,因而我覺得,如果一個人想去美院教授那裡獲取真正的藝術,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他們只能教你一些卑微的技巧,讓你變成一個在美學中去討價還價的小人,不可能讓你成為在靈魂上和感受上比你原有更多——你本來就擁有一切——的一個人。”

時代·人格——媒體全球化時代與獨立精神

探訪物件

白巖松

血型

AB

屬相

愛好

文學、搖滾、足球、電影

理想

教書育人

履歷

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海拉爾市,蒙古族;

1985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

1989年分配至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廣播報》;

1993年初參與主創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

1993年至今任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主持人;

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2001年11月,參與策劃和創辦《時空連線》欄目,並且出任該欄目的主持人兼製片人;

曾參加過北京第一次申奧、香港迴歸、三峽大江截流、98抗洪救災、國慶50週年慶典、

澳門迴歸、相逢2000年、悉尼奧運會、跨入新世紀、建黨80週年、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

會、中國加入WTO等幾乎所有重大活動的報道,成為中國主持重大歷史事件報道活動最多

的主持人;

現兼任《新聞會客廳》、《中國週刊》主持人。

主要獎項

“中國播音與主持”大賽特等獎;

“中國金話筒獎” 2000年;

主要作品

《痛並快樂著》(華藝出版社 2000年版)

引 言

什麼是人格呢?什麼是道德與境界呢?什麼又是獨立精神呢?這些僅是書本里的一些冰冷語詞,僅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呢,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活生生的東西?它們對人生僅是一種點綴品,甚至是一種有害無益的東西呢(這種看法向來很有市場),還是一種人生色彩的標示物,一種色彩性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這些傳統的精神品性在商品化了的當今,就真的只能無可挽回地淪為一種古董了嗎?尤其是,在一個日益影像化的世界,在一個媒體全球化——即表情全球化的時代,人格、道德、境界、獨立精神這些歷史“遺物”跟時代語境還有關係嗎?如果說有,那麼,又是一種怎樣的關係呢?是不是生活越現代、越時尚、越洋氣、越虛擬,這些傳統的東西就顯得越落後、越凋敝、越土氣、越可笑呢?它們在洶湧的全球化浪潮中真的就只能化為一種永久性的文物,一種不合時宜的口號了嗎?

在突如其來的一場風雨之中,我們的視角穿過層層雨幕而徑直切入到央視著名電視人、當下媒體文化代言者白巖松先生的精神空間。

其時,正值午飯時間,由於工作時間緊迫,白先生謝絕了我們的美意,而甘願餓著肚子在其工作的地方(《中國週刊》欄目組)接受了我們近兩個小時的專訪。專訪剛剛結束,下午臺裡《東方時空》的工作便接踵而至。就這樣,在飢腸轆轆中,他又以難以置信的飽滿熱情投入進了下面的流程之中。

媒體全球化時代是一種西方中心主義不斷膨脹的產物。一直以來,高度發達的西方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