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部分

尚勢大,避其鋒芒,才為上策。如果袁軍從北海而來,我認為以守為主,間或派人偷襲袁軍糧草,待袁軍糧草不支,我們可一鼓作氣,擊潰袁軍。”

“袁軍先前搶掠琅琊,可以知其糧草難為長久,我軍只需堅守,便可大獲全勝。”

“如果袁軍強攻彭城,大家可有什麼妙計?”

“彭城有二主公的陷陣營、曹將軍的飛羽營,三主公的幷州騎,任何一個諸侯都不敢小窺,陳登說,在我看來,簡直是固若金湯。”

“以元龍來看,唯有下邳尚有破綻?”

“下邳有主公鎮守,擁有瘋騎兵、衝鋒營、揚州營,雖然不是固若金湯,但也是無懈可擊。”

“元龍,照你這麼一說,我軍可以高枕無憂了?”

“正是,唯一擁有破綻的即是主母鎮守的東海。陳登話語一轉,袁軍如果去攻東海無異於自絕後路。”

陳登的前半句話,令我一驚,後半句話,卻令我一愣。看著大家都在看他。

陳登連忙解釋道:東海小城,佔之難守,對袁軍來說,有百害而無益處,因此必定不會捨本逐末。

“這麼來說,我軍只要按兵不動,就可以了。”

“正是,陳登說,適逢青黃不接,各方錢糧都是吃緊,袁軍如果要攻,必定是雷霆萬鈞,一擊不中,便會撤退。”

“透徹,我說,元龍說的很有道理,大家多注意城內的動靜,提防奸細就足夠了”

眾文人離去,我的腦子卻亂成一團漿糊,帶著雜亂無章的想法,我漫無目的的開始規劃,是不是該按照現在軍隊的班排制度來調整部隊呢,似乎古人的作戰技巧及熟練程度還達不到這個分量。

現在部隊以五人為一伍,十人人為一什,十什為一部、十部為一曲、十曲為一旅、十旅為一軍。照這個劃分我的部隊還不到一個軍,只能是幾個旅。

如果按照現代的軍隊編制七個人為一個小隊的標準。那麼一個步兵小隊如果遠近攻擊均勻的話,可分為一個長槍兵,兩個刀盾兵,兩個弓兵,兩個投槍兵。如果是按照這個時代來的話,十個人一個小隊,可以劃分為兩個長槍兵,三個刀盾兵,三個弓兵,兩個投槍兵。似乎也是很合理。

七人隊的相互配合威力,遠、中、近絕對的比例為:三、二、三,而相對比例為四、四、五。十個人隊的絕對比例為三、二、五相對比例為五、五、七。

比較開來發現,無論是相對比例和絕對比例都是多了三個人的十人隊佔優勢。我不覺讚歎古人的智慧,至於現代的七人制,那是科技佔了優勢,絕對不是編制部隊的人腦瓜多靈光。

如果按照現有軍力六萬人,除去後勤部隊、建設部隊的老、弱、幼,應該還有超三萬人,可以達到三個旅的標準。按照二、三、三、二的兵種編排,我將會有六千的長槍兵,九千的刀盾兵,九千的弓兵,六千的投槍兵。想著那數萬投槍橫飛,那還不成了人間地獄!

突然想到了騎兵,哈哈,光規劃步兵了,騎兵差點都被我拋在腦後了。按照一般的比例,加上馬匹的缺乏,騎兵和步兵的比例,一般都在都在一比六上下。算起來五千的騎兵算是多的了。想到騎兵在戰爭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追擊敵軍時的作用,我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就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來規劃。

騎兵主要可以分為一般騎兵和弓騎兵,一般騎兵又可以分為槍騎兵、刀騎兵、大刀騎兵,想到騎兵的優勢和弊端,我決定摒棄槍騎兵和大刀騎兵,將騎兵統一為刀騎兵。關於刀騎兵,歷史上的匈奴騎兵無疑給了我們一個警示,而真正使弓騎兵發揮威力的確是在元朝。幾萬蒙古鐵騎幾乎橫掃歐亞大陸。

騎兵就分為刀騎和弓騎兩種,也是配合著用,對了,還真不能摻雜著呢,弓騎的威力在於追擊和撤退掩護,至於衝鋒那是刀騎兵的事情。

試想一下,刀騎兵在前面衝鋒著,緊跟著的弓騎亂射一氣,難免會傷到自己人。只能分開投入戰場,想著弓騎的作用,以及刀騎突擊可以有步兵的配合,遂大膽決定,刀騎與弓騎的比例為三比七。

兵種的規劃完成,我心裡舒暢多了。該出去透透氣了,我走出房門,迎面碰到了陳到。

“主公,陳到惋惜的對我說,朱疆自盡了。”

“啊,自盡了,我聽到這個先是一愣,即刻醒悟了,怎麼會這樣?”

“可能是小疆感覺自己是個廢人,不能再為主公效力了吧。”

沒想到這個朱疆竟然這麼剛烈,也難怪,聾啞瞎三者合一,換誰都難以接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