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並非周部族的故土,然而,周部東遷之後,周王朝的發達興旺從岐山開始,周人從這裡繼續向東擴充套件,直至中原的大部分地區。因此,對周王朝來說,岐山的意義遠遠超過裡部族原來的棲息之地,自然要隆重地祭祀。
看來,“故鄉”的意義會隨著人們的經理的改變而改變。原有的故鄉由於不利於生存發展可能黯然失色,新的發跡地因為使人大受裨益而可能更加親近。建功立業不一定非要生於斯、長於斯地故鄉不可。
正如 天涯何處無芳草一樣,天涯何處不可以建功立業?志在四方,大概說地便使這個理。
………………………………………………
豐年
——豐收不忘祭祖先
【原文】
豐年多黍多稌(1),
亦有高廩(2)。
萬億及秭(3),
為酒為醴。
烝畀祖妣(4),
以洽百禮(5),
降福孔皆(6)。
【註釋】
(1)稌(tu):稻子。(2)廩(lin):收藏糧食的倉庫。 (3)億:數萬。秭:數億。億、秭都指數量極多(4)烝:進獻。畀(bi):送上(5)洽:齊備。(6)孔:很。皆:普遍。
【譯文】
豐收年成收黍稻,
備有糧倉高又大。
裝進萬億黍和稻,
釀製美酒和甜漿。
獻給先祖和先妣,
備齊百禮祭神靈,
神降福祉真普遍。
【讀解】
豐收時節在慶賀之際不忘祭祀神靈,大概使古代先民普遍的心態。古代希臘有“羊人舞”,“酒神頌”,用以祭祀神靈。周代先民也有類似的禮儀,不同之處在祭神靈之外加上祭祖先。這可算作使中國特色吧。
古人把豐收歸功於生靈的恩賜,這對他們來說是不容置疑的。其實,豐收是人們自己憑雙手和辛勞、汗水換來的,神靈不是別人,正式辛勤勞作的人們自己。因此,祭祀豐收之神,實際上是在祝福自己。這一點,古人們大感不會明白。
但是,神靈作為一種引導人們向前的精神存在,確實不可缺少。同樣,祖先作為賦予生命的源泉,在後人的心目中已化為一種意義,一種感念的物件,也是不可缺少的。倘若沒有了精神上的依託和感念,人生也就像失去了舵輪的航船,隨波漂流,也像失去父母的孤兒,無衣無靠。
在另一方面,對祖先的感念和崇拜,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源泉。它像一根強勁的紐帶,把我們一代又一代地牢牢連線在一起。
………………………………………………
小毖
——警惕禍從己出
【原文】
予其懲罰(1),
而毖後患(2)。
莫予荓蜂(3),
自求辛螫(4)。
肇允彼桃蟲(5),
拼飛維鳥(6)。
未堪家多難,
予又集於蓼(7)。
【註釋】
(1)懲:警戒,警惕。 (2)毖:小心謹慎。(3)荓(ping)蜂:牽扯,牽引。(4)辛螫(shi):指禍害。(5)肇:開始。允:語氣助詞,沒有實義。桃蟲:一種小鳥。(6)拼(fan)飛:上下飛舞。(7)蓼(liao):一種苦草,喻陷入困境。
【譯文】
我要認真地提防。
小心後用會來到。
沒人把我來牽扯,
禍害拖累自己找。
當初一隻小鳥雀,
哪知擁飛成大鳥。
家國多難不堪忍,
又陷困境多煩惱。
【讀解】
周成王平定管叔、蔡叔的叛亂之後,反思禍亂產生的原因並 作詩自誡,以防再出現大災禍。同時,這對群裡也是一種警醒。
比較的起來,天災不可抗拒,人禍卻可以防範。防範之途說起來 很簡單。即時刻保持警惕,留心細小的苗頭趁苗頭未成氣候 之時,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