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球,尤其是年輕人。這些畫面也同樣引起了激烈的排斥反應——“9·11”恐怖分子喝的是可口可樂,其中好幾個受的是西方高等教育——這種在影視傳播上的絕對優勢仍然體現了它在經濟和軍事上可以長期保持下去的優勢。政府和公眾往往認識不到這些影片的殺傷力,沒有采取任何抵抗措施。不妨舉個例子,中國的國際航班上不就經常播放美國影片嗎?這些影片中顯然在吹噓暗示美式科技的優越,其炫耀程度近於科幻,而不是現實。中國尚不具備這種精神統治能力。這些反華活動就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地避免中國的發展及其社會模式對西方公眾輿論或發展中國家產生吸引力。歐洲公眾對一個過分自由的,漠視人際關係和過分強調個*利的全球化的意義(而不是對全球化本身)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疑。發展中國家的公眾對這種自去殖民化以來被認為具有優越性的,對所有同型別國家都適用的極端自由主義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把中國的“單邊迂迴政策”,“對非洲完全負面的影響”,“對*體制的踐踏”,天天掛在嘴邊的“中國軍事威脅”,等等——置於公眾審判之下。無論是否有意,其目的恰恰在於遏制中國在國際秩序中越來越大的影響。

前 言(5)

在當今情勢下,西方公眾輿論是不可能把被認為是中國特有的,與在其他國家也發生的現象拿來比較。很明顯,西方某些領導人對中國的部分攻擊,其目的或是為了掩蓋他們現在的行為,或是為了讓人們忘記他們的歷史。當某些人荒謬地攻擊在西藏出現“文化滅絕”的時候,卻沒人提及此時伊拉克基督徒有計劃地消失了。這些基督徒在這個國家生活了2000年,今天卻被迫流亡,他們不僅被*極端主義分子*,也被美國扶植的傀儡政府的政策所*。每天都會有十幾個平民被殺——常常是美國軍方乾的,而美軍認為這只是“走火”而已,普遍表現出對死者的不屑和冷漠。沒有人在美國或伊拉克大使館前進行憤怒的抗議……也沒有新聞輿論呼籲保護這一團體的最後倖存者。至於歐洲政府,他們指責中國在非洲不保護環境,不尊重勞動者權利。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們指責中國在掠奪非洲的自然資源,此舉企圖讓人忘記他們在非洲犯下的歷史罪行、可恥失敗和斑斑劣跡。健忘和假新聞使得歐洲領導人得以將歐洲公眾輿論注意力轉向中國,使之忘卻歐洲昔日的殖民歷史,還對一些*政權——一些“終身總統”提供支援。因為迄今為止,作為交換,這些*政權已經把他們的一部分自然資源,或是系統地透過“招標”方式交到了歐洲或者美國公司手中。

21世紀中國的崛起不論對國際力量的對比,還是對世界經濟的轉變都將發揮它決定性的影響力。而中國崛起的重要性也必然使世界呈現出一幅關於中國的更加微妙的景象。對於這種景象,媒體向我們描繪的畫面通常令人焦慮不堪。的確,中國擁有很多足以使其胸有成竹面對未來的王牌,但是那些似乎威脅著中國長遠發展的薄弱環節也不少,將這兩種解讀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客觀的結論,從而使國際社會客觀看待21世紀中國所帶來的巨大挑戰。對於一個佔世界人口20%的國家來說,經濟上的崛起必然帶來種種衝擊,而佔據世界人口的印度也增加了這種衝擊,儘管它的發展與中國相比還較為緩慢。然而西方國家領導人想要擺脫糾纏著他們的這些困擾,僅僅做出“公開譴責”是無濟於事的,畢竟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這個歷史時期,幾大文化力量的對比重新獲得平衡,中國和印度也迴歸到大國行列。這些大國在定義價值觀、制定推進和平程序的政策上掌握著話語權。18世紀末以前的幾個世紀中,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始終高於當時的西歐國家。自10世紀起,中國人便在瓷器生產活動中建立了第一個群體工業生產組織。但是,歐洲的工業革命徹底打亂了這種趨勢。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蕭條之後,這個古老的帝國又重新活躍起來,引起了西方民眾的擔憂。由於研究領域涉及面廣泛,本書對於中國20世紀初至今主要問題的介紹,只以一種並不全面、透徹的方式加以探討。

“中國威脅論”(1)

改革開放的30年中,中國在獨特的歷史環境中取得了成功。而國際組織也沒有因為對中國政治制度存有偏見而否認她的這些成就。由其核心領導人制定的改革方針政策旨在循序漸進地構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系。這些大政方針以經驗為基礎,而沒有陷入教條主義的陷阱。這些發展標準沒有以西方國家自由主義經濟模式為參考,而是另外開闢了一條新路。中國的老鄰居俄羅斯在解體初期學習了號稱“黃金男孩”的美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