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部分

的小國滅國原因只有一個,漢人在境內得到不公平待遇或遭遇搶劫等凶事。大齊強硬的外交政策,讓行走諸國的漢人地位暴漲,異族輕易不敢招惹漢人。劉中身為大齊使者身份,一般國家或部落應該不敢加害,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因為劉中身份特殊,所以關羽猶豫不決。

關羽考慮再三,最終還是答應了劉中請求,為了確保劉中的安全,關羽安排身邊最得力的親衛隨身保護,又暗派三千精騎尾隨,隨時做好接應準備。

劉中擔任西部元帥府外曹,職務雖然不高,卻能接觸高層機密,又有權詢問情報司,對附近異族十分熟悉。動身以前,關羽曾經召集幕僚,分析羅那希部現狀,認為說服受過波斯薩珊先王恩惠的南輕難度很大,說服已被明確為部落繼承人的約翰難度要小得多,根據這個現狀,制定了詳細而周密的計劃。

羅那希整個部落的生死存亡,此時都繫於南輕一念之間,即使身受先王厚恩,南輕也不得不面對現實。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南輕將部落存亡放在了個人恩怨前面,向劉中宣誓效忠以後,秘密召集心腹將領,開始著手佈置擒拿蘇菲母子。

蘇菲面容憔悴,數年手握權柄,如今四處飄零,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她寢食難安。女人的直覺十分敏銳,蘇菲從南輕的目光裡,看出這位忠心耿耿的附庸部落首領,對啟非萬般厭惡,所謂“知兒莫若母”,啟非的種種惡劣言行,讓蘇菲既憂心又無奈。

光明護教軍西進的訊息傳來,兵力雖然只有兩萬,但蘇菲目前實力早非執政之時,手下只有三千人心動搖的侍衛,根本沒有一戰之力。若是啟非厚待南輕,匯合南輕部落數千精壯,再號召鄰近的忠誠部落,未必沒有一戰之力。但是啟非的所作所為,已讓南輕失去信心,加上大齊使者的承諾,南輕已經離心,蘇菲如今算是眾叛親離。

除了兩萬護教軍,潛伏於附近的三千大齊精銳也在虎視眈眈,在這種惡劣情況下,蘇菲想逃往羅馬也為時亦晚。蘇菲雖然精明,但是不通軍務,啟非更是一個草包,聞知護教軍殺來,蘇菲可以依仗的除了侍衛長那不索亞,只有南輕可以信任。已經暗地投靠大齊的南輕,將蘇菲的方案全然洩露出來,這就註定了蘇菲一行的悲慘命運。

護教軍大軍掩至,蘇菲為了激勵部下士氣,與啟非同時出現在戰場上,兩軍廝殺激烈之時,大齊三千精銳突然從背後殺奔過來,南輕又統領部下臨陣反水,蘇菲手下三千精銳非死即降,啟非被約翰活捉,蘇菲被劉中親衛生擒,作為戰利品送入月亮城。

安息國近期禍事不斷,烏德拉已經病重不能理事,重臣波弟皆、割傑相繼病故,國內又起天災,千里赤旱,除了臨近河流的區域,大部分土地顆粒無收,隨之又出現病瘟,人畜死亡無數。大王子烏備會斯出使大齊求援之際,二王子烏興拉拉攏安德魯茲,發動軍事政變,殺死三王子烏會也和四王子烏馮加,奉烏德拉為太上皇,隨即宣佈繼位。

烏備會斯聞知訊息時,還在西州境內,隨即向西州刺史士燮求援,土燮急報洛陽,姜述調兵遣將,調周瑜統領本部後馬,會合張遼、黃蓋、張百陽、潘鳳四部,護送烏備會斯殺入安息境內。

烏備會斯身為大王子,為人仁孝,甚得民心,又有十餘萬大齊精兵威懾,所至城池大多不戰而降。大軍殺到安息王城,烏興拉集兵二十萬迎戰,自領中軍,安德魯茲領左軍,七王子烏逢領右軍。

亭平原開闊的土地上,塵煙滾滾,人呼馬嘯,大齊兵馬在周瑜指揮下,重騎兵長驅突進,衝破安息軍陣,其餘兵馬趁亂出擊,迂迴包抄。參戰的大齊兵馬,潘鳳部、黃蓋部、張百陽部皆是人馬披甲的重騎兵,所到之處,安息兵馬無人能夠阻擋。

黃蓋等重騎兵部全部由體格魁偉的精銳組成,部下除了配備鋒利的神刀和堅固的盔甲,還有手駑和火器,進攻銳不可擋。安息人行軍打仗與波斯薩珊相仿,又綜合一些東方人的特色,軍陣頗有特點,中間步兵排起密集的長槍陣,兩冀是騎兵主力,看起來威風凜凜,但比起根據戰場形勢發展隨時可以變幻的大齊軍陣,顯得已經落伍。大齊重騎兵衝陣並非只是蠻橫衝撞,先是利用手駑發起遠端攻擊,臨到眼前之時,特製的銳利神刀開始逞威,安息國兵馬在這削鐵如泥的神兵利器面前,很快變成一堆堆殘肢斷軀。

一批又一批重騎營精兵前赴後繼,狠狠撞進安息人的軍陣,撕開一道又一道血淋淋的口子,場面讓人慘不忍睹,安息士兵雖然懼怕異常,但在森嚴軍紀下依然能保持陣形,不得不說這是一支勁旅。

此次大戰大齊兵馬兵力略少,但是眾軍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