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很頑固,聯姻、舉賢首先看的仍是門第。觀念不能改變,即使國學再培育出無數優秀弟子,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如何根除家族等級觀念,姜述想過許多辦法,在《三字經》以後,又開始借用文化傳播的力量,撰寫啟蒙教材《百字姓》。
實踐證明,姜述是一位明君,執政以後很少大開殺戒,但是政權十分穩定,國力蒸蒸日上,這與他的用人有很大關係。前幾批國學弟子限於資質,踏入仕途擔任中低層官員,十分廉潔清政,但是大局觀不行,擔任高階官員稍有些吃力,能夠擔擋大任者數量不是很多。相比較而言,世家出身的子弟,被姜述委以重任者,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才幹。譬如陳群、荀攸、荀彧、田豐、費禕、蔣琬,包括已被免職的逢紀、蒯越等人,自小生活的環境和交往圈子,決定了他們的大局觀,學識好,才能卓著。這些人中,即使跟隨姜述時間最長的陳郡、荀彧,德才兼備,官聲極佳,但在姜述對付世家這點上,立場也不堅定。
姜述運用溫水煮青蛙的策略,對世家子弟並非全部棄而不用,而是選擇其間的開明者,若與他思想合拍,便委以重任,若與他思想不合拍,也不是棄之不顧,而是安排一些次要的崗位,儘量做到人盡其才。
對於世家中幾個特殊的家庭,如孔家、孟家、荀家等,姜述十分重視,在儒學份量極重的年代,雖然其餘學說開始興起,但是儒家依然佔據統治地位,孔孟諸家影響力很大。姜述立朝以後,採取拉攏一批打壓一批的辦法,提升孔、孟、荀諸家的地位,刻意打擊以五姓為代表的大世家。
編寫《百家姓》,姜述心中早已有腹稿,但是並未公示,而是授命蔡邕會合孔、孟、荀三家代表編制。蔡邕也是世家出身,孔孟荀三家皆是很有影響力的世家,這些人家族等級觀念根深蒂固,認為高門大戶尊貴,寒門姓氏低下。
蔡邕受詔以後,召集孔孟荀三家十餘名長老,收集全國家族代表的家譜資料,依據歷朝史書,考證世系,分出排名順序。最後把姓氏定出九個等級,這本《百家姓》初稿並非抑制世族,而是在編世家譜系,確定世家的尊貴地位。尤其不能令姜述接受的是,《百家姓》雖將姜姓排為第一,排名第二的竟是已被張靖族滅的崔姓。
姜述看後很不滿意,召集蔡邕等人,道:“崔姓以前或許榮耀,目前族人雖然不少,但是出任高官者很少,最有影響力的是原穎川太守崔林,現在也已免職回鄉。為什麼還對崔家如此推崇?難道賈文和、郭奉孝這些朝堂重臣,家族就不能排在前面?”
蔡邕既是姜述的老師,又是姜述的岳父,對姜述並不懼怕,道:“我們排序諸姓,為了服眾,按家族祖先的名望、官職累積而成,崔姓雖然現在沒有高官,但自春秋以來,高官曆代不絕,王鄭李盧四大姓,比起崔家差距很大。我們看完諸家家譜,經過公議,認為崔姓應該排在前面。”
姜述面對這位特殊身份的老夫子,不好指責過重,皺眉道:“現在朝中文武官員,德行學識俱佳,也都為國立過功勞,為什麼你們還熱衷於舊門第?那些舊門弟即使榮光,也已成為歷史,有什麼值得仰慕的地方?”
第二卷奪嫡篇VIP卷第451章皇家出招壓世家!
蔡邑等人遭到斥責,只好重修《百家姓》,姜述指示他們不要看重舊門第,要根據現實情況排列位次,眾人便將姜姓排在第一,皇后劉姓排在第二,丞相賈姓排在第三,大將軍郭姓排在第四,仍把崔姓排在第五位。%∷八%∷八%∷讀%∷書,。≮。※o前五位姓氏為上,後依九等順序共排出姓氏,合計一千六百餘家。
蔡邑主持編修的第二稿《百家姓》,雖對宗族世家觀念有所貶低,但仍然是一個抬高世家地位、貶仰寒門地位的“貴族譜”。
姜述還是不滿意,要求再次重修《百家姓》,主導思想十分明確,就是要透過這本啟蒙書籍,否定世家的家族等級,達到無論何等出身,只要才德兼備,就能為國效力的目的。
蔡邑是姜述的岳父兼老師,姜述也未難為他,將此事交給賈詡處理。賈詡聽完蔡邑轉述的姜述所言,當堂表示以在朝任職高低為標準,不論門弟。眾人官職大小一樣的,按照職級劃分,官職職級再相同的,按照任職年限排序,沒有三天,《百家姓》便成稿,再將蔡邑所編的諸姓講義按照順序重新編派,整理完後呈交姜述。
新《百家姓》淡化門第觀念,打破了世家子弟的傳統認識,蔡家、荀家排名也大幅上升,受到了大多數人的擁護。姜述閱完十分滿意,當即下詔印刷,免費下放到各縣,成為御定兒童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