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事,除因為李治病體未恙,戰事將開始外,還與另外一件大事有關,那就是朝廷將在今冬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不是件小事,大部文武官員都要隨行,而且此去泰山數千裡,所費時間不少,入秋後馬上就要出發,先至東都洛陽,再從洛陽往泰山,再回長安至少在明年春末夏初了。這麼多時間不在長安,武則天一事重要的事當然要處置完好來,她肯定不放心把所有事都交給行監國務的太子李弘的。即使以前也是如此,更不要說現今姨母夥兩人已經有紛爭。
賀蘭敏之很不能理解,遼東的戰事馬上就要打打響,各路人馬都在快速往前線開進的途中,戰事開始後,最高統治者李治和武則天肯定要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指示,這對寶貝就不能消消停,待戰事平息了再去封禪?高麗被滅了,遼東平定,帶著這樣功績去封禪不是更有面子?
“姨母,敏之不明白,如今遼東的戰事馬上就要打響,封禪的事為何不能延遲?”在某一次進仙居殿看望武則天時候,賀蘭敏之還是忍不住將這個疑問當面問了出來。
“敏之,為何要問這個?”武則天放下批閱奏本的硃筆,笑著問賀蘭敏之道。
“姨母,敏之是覺得,高麗的戰事很快就要開始,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要是陛下和你離去了長安,萬一前線傳來的訊息不能及時送到你們身上,那如何是好?”這是賀蘭敏之的主要疑惑。
“敏之,這你大可放心,有任何訊息,陛下和姨母都會及時收到的,即使御駕不在西京、東都時候也一樣,並能隨時做出決策!”武則天說著收起了笑容,嘆了口氣,“其實朝中也有不少的大臣反對此時去封禪,他們都和你一樣說,待高麗戰事平息了再去,但陛下他不答應啊!”
“陛下為何不答應?他不擔心自己的身體嗎?”一直以為是武則天堅持要去封禪的賀蘭敏之有點驚異。李治這色鬼不是身體染病,連處理朝事都力不從心,此去封禪數千里路回來,他能吃的消?
“陛下正是怕身體越來越差,再沒機會去泰山封禪,所以才堅持要去,此前他可是因一些事推遲了好幾次了!”武則天神情淡淡地說道,彷彿在說一件和她不太相關的事,說話間似乎又想到什麼,抬頭對賀蘭敏之笑笑:“敏之,這件事你就不要多說了,姨母明白你的心思,不過這事陛下已經決定了,姨母也不能再說什麼,各部已經在為此做準備了,就順陛下的意吧!”
“敏之明白了!”賀蘭敏之只得點點頭,原來李治是擔心自己一病不起,沒命去泰山封禪,所以在想遲早去,讓後人都記住他這位有彪炳史冊功績做出來的皇帝。
或許李治還如此想:待他抵達泰山之時,高麗的戰事也恰好結束了,那樣可以在泰山之頂接受出征將軍們的獻俘。有被俘的高麗君臣及其他部落和小國的頭領相襯,封禪的禮儀更有氣勢。
還有一天,有可能武則天也想在這次封禪時候,博取一點什麼,這是賀蘭敏之在與武則天說話間從她說話時的神情間猜測到的。
明白了這些,他也不再問詢。
武則天看賀蘭敏之沒再問詢,臉上再露出了個笑容:“敏之,你明白事兒就好,只是千萬不要把這事和人說,就我們兩人之間可以這樣說,明白嗎?”
“敏之明白了!”賀蘭敏之說著站起身對武則天施一禮道:“姨母,那個忙吧,敏之先告退了,只是你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能太操勞,累壞了身體可不是好事,敏之也要傷心的!”
“敏之,你這般關心姨母,姨母可是很開心!”武則天也站起身,走到賀蘭敏之身邊,撫著他的俊臉,輕聲地說道:“不過你放心,有你經常陪在姨母身邊,姨母不會有事的,這麼多年姨母都過來了,以後的日子依然能堅持下去,只是你要多幫姨母做事,替姨母分一些憂!”
賀蘭敏之抓住武則天的手,並很自然地替她理理稍稍有點散亂的頭髮,笑著道:“姨母有任何吩咐,敏之一定遵從,能為姨母分憂,敏之感覺很是榮幸…”
賀蘭敏之的笑容太燦爛了,武則天感覺有點眩目,自然替她整理頭髮的舉動又非常溫情,有點陶醉於賀蘭敏之溫情注視及體貼舉動所帶來溫馨中的武則天,竟然呆了呆,一下子忘記了要說的話,略一會後才回過神來,有點情不自禁地在賀蘭敏之唇上親了一口,退後一步,笑吟吟地和賀蘭敏之對視了片刻,這才輕聲說道:“敏之,你…再陪姨母一會,姨母有點非常重要的事和你說!”
又怕自己的舉動讓賀蘭敏之誤解,武則天馬上接著往下說了:“敏之,如今朝中可用的人雖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