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就是往邏些城方向有大量的人行馬踏過的蹤跡,一直往西南方向延續,沒有盡頭,看痕跡應該是非常多的人馬從此經過,道路上的積雪全被踩化了。
這情況間接證明了有大批的人馬從這條道往南去了,而且走的非常遠。
因為難以下明確的判定,賀蘭敏之親自提審了幾名吐蕃的頭人,他們的口供中依然如賀蘭敏之先前知道的那樣,說論欽陵是為防止唐軍在南線的攻擊,率部回防邏些城,保護他們的贊普去了。
五天過去了,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情況,賀蘭敏之不得不相信論欽陵的大軍真的回邏些城了,這讓他很是失落,預期中非常激烈的烏海戰事並沒出現,征戰吐蕃人戰役難道就如此完結了?他只能將最新的情況報告給裴行儉,讓裴行儉定奪。
六天以後,裴行儉的命令也傳來,讓賀蘭敏之率軍駐守在烏海,他已經將所有戰況呈報朝廷,讓皇帝和皇后決定接下來的安排。
吐蕃人逃離青海,這已經超出了青海道行軍部所能決斷後續軍事行動的職權範圍,要是再進一步行動,需要朝廷的授權,行軍部的名稱也要改了。
我軍先前的安排就是準備在青海一帶圍殲吐蕃人,計劃中並沒有攻入吐蕃國內,甚至攻抵邏些城的計劃,因為從青海到邏些城路途太遠了,所經大部都是極高的高原,以後世的計量單位計算海拔都在五千米以上,要進入吐蕃腹地作戰,要做的準備更充分,包括將士人選拔,後勤物資的保障供應,不然不要說與吐蕃人交手,很可能幾萬人馬會因為難以適應高原環境與氣候就損兵折將,傷亡慘重。
但戰事進行到此,又不可能停下來,痛打落水狗是一定要做的,趁吐蕃軍隊大量被殘時候,一鼓作氣將其完全攻滅,就如當初對付東、西突厥,百濟、高麗、新羅一樣,不給他們翻身的機會。論欽陵手上還有近三十萬大軍,完全有可能卷士重來,這是賀蘭敏之不願意看到的,他希望以此一戰就解決吐蕃事務,看現在戰事進展情況,很有可能一次就解決吐蕃的事了。
賀蘭敏之在與諸將討論一番後,再苦思冥想了一番,馬上寫了幾份奏報,他是以相同的內容送呈裴行儉一份,再送往長安一份,建議朝廷遣一軍或者幾軍直趨邏些城,趁勢將吐蕃滅了。
贊婆被我軍俘虜,這個在吐蕃國內非常有影響力的人可以利用一下。從贊婆的嘴裡賀蘭敏之瞭解到許多吐蕃國內的情況,吐蕃贊普芒松芒贊與論欽陵之間矛盾由來已久,芒松芒贊很忌憚噶爾氏家族的勢力,如今論欽陵所領的人馬大敗,可以挑起芒松芒贊和噶爾氏家族間的爭鬥。
吐蕃國內因前方戰事失敗幾大勢力爭鬥加劇,我大唐可以進一步挑起其爭鬥,坐收漁人之利。在做足準備之後,趁吐蕃人內鬥之際,殺到邏些城去。
當然賀蘭敏之並不想領軍殺到後世拉薩哪個地方去,如今沒有現代交通工具的情況下,率軍到那邏些城去,要經過太多鳥不拉屎的地方,環境的艱苦不是一般人吃的消的,他也相信武則天不會同意他率軍殺到邏些城去的。
但朝廷的回覆沒等到,賀蘭敏之卻收到了裴行儉的最新命令。裴行儉使人緊急傳賀蘭敏之回大非川,將所有軍務交給阿史那道真負責,並令這十幾萬人駐紮在烏海一帶,等待最新的命令。
花了四天時間,賀蘭敏之心急火燎地趕回大非川。
一衝進裴行儉的大帳,賀蘭敏之劈頭就問道:“大帥,烏海守敵被我軍全殲,論欽陵部不戰逃跑,正是趁勝追擊的時候,為何暫停軍事行動,傳末將回來?”
裴行儉並沒立即回答賀蘭敏之的問話,而是沉著臉將所有不相干的人全都喝退出去,並令親衛守在帳門,沒有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內。
裴行儉面色嚴峻,用非常低沉的口氣說道:“敏之,長安傳來訊息,太子李弘暴病而卒,皇后娘娘令你速速回京!”
://。。
第四十六章難道不是武則天下的手
'··]更新時間:2012112712:21:43本章字數:4370
。。
“什麼?太子暴斃?”賀蘭敏之驚的目瞪口呆,李弘竟然死了?難道大軍出征的這幾個月,李弘與武則天之間的爭鬥進入“白熱化”武則天這個兇狠的女人竟然真的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
裴行儉一點都沒意外賀蘭敏之的驚異,只是他說話的語氣沒有任何的感情:“敏之,朝廷傳來的緊急命令上並沒說明詳細情況,只是令你將軍務交御了,馬上回長安!烏海的戰事已經結束,殘餘的吐蕃人不可能再會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