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長者,1999年在臺灣交通大學開了一門EMBA課程。有一堂課講到在企業內的學習,提到學習分為三種途徑,以主管對下屬的指導,對知識的吸收最有功效;其次是在工作上有所需要,自我學習;再次才是上課學習。說得一點都沒錯,主管對下屬的指導,如同古代師傅對徒弟的指導一樣,使下屬學會主管累積數年的無形知識。學,然後知不足,倒過來說,知不足,學才有效。當你知不足、內心飢渴的時候,身為過來人的主管,以他的親身經歷,一對一地教導,才可以使得知識的含金量如此之高,吸收消化得如此之快。
大學生上課學習,只能拿到學士學位;做出一篇碩士論文,可以拿到碩士學位;而要拿到博士學位,關鍵在於有一位傾囊相授的博士生導師。從博導身上,學到的不僅是他的有形學問,他的治學方法、治學態度,甚至於他為人處世之道,都會影響這篇博士論文的含金量。
在大學,你的身份是學生。畢業之後,拿到畢業證書,拿到第一份工作的offering letter,切莫以高人一等的心態自居,驕人妻女;而應該是將自己杯中的水倒空,從學生的身份下降一級成為學徒,懷著空杯的心態,誠惶誠恐地繼續接受下一階段的求學,求得價值千金的無形知識,求得足以為經師、為人師,可以當你“生涯規劃”這一篇博士論文的博導,幫你定下“生涯規劃”這一論文的主題,一個適合你能力、興趣以及價值觀的主題。
因此畢業後找的第一份工作,重點不在於薪水,而是在於學習與不斷地成長。念碩士、博士,你並不會計較學校是否給你薪水,因為學歷是一種“存摺”,你的存款越來越高,總有一天可以兌現。要知道除此之外,你還有一本“經歷存摺”,而這本“經歷存摺”的利息回報比“學歷存摺”高10倍,乃至100倍,要以投資的心態對待這份存摺,也就是要以投資的心態對待第一份工作,以及後續接踵而來的工作機會。而“經歷存摺”累積資產的關鍵,在於一起工作的同儕,以及指導工作的導師。
日本是全世界最講究導師制的國家。剛進公司的人,要將所有人視為前輩,執弟子之禮。這或許有點食古不化,不符合現代這種快速變遷、講究個人表現的社會。但是日本這種尊重前輩、不輕易跳槽的做法,卻創造出一種最適合隱性知識心手相傳的環境。以日本這個蕞爾小國,在全球企業競爭的表現如此突出,能夠創造出這麼多執產業之牛耳的公司,跟他們這種累積無形知識的師徒制,有著很大的關係。
從《第一百隻猴子》談價值觀的選擇
《第一百隻猴子》是一本奇書,裡面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 在日本宮崎縣串間市的海邊,有座名叫“幸島”的島嶼,這個小島上住著將近一百隻日本猿猴。有一天,忽然有一隻母猴子——書中特意強調是母猴子——去河裡洗了番薯再吃;之後,許多母猴子和小猴子都去洗了番薯再吃;最後,全島80%以上的猴子都跟著做這件事。後來那條河干了,它們就拿到海邊去洗,因為海水是鹹的,所以吃起來味道更好,大家也都相繼模仿。結果,科學家發現,當洗番薯的猴子達到100只的時候,附近其他島嶼的猴子也開始洗後再吃番薯,最後,他們發現世界上所有的猴子在無法聯絡的情況下,都學會了洗番薯。
美國研究新生命科學的先驅萊爾·華特遜,將這種情形稱為“百隻猿猴現象”。他認為,當幸島會洗番薯的猿猴數目超過一個臨界點之後,這種現象無須經過任何介質的傳遞,也能讓其他生活在遠處的猴群,同樣具備這種文化。這說明基因不僅僅是縱向的遺傳,有時候也會橫向地傳出去,類似於波動,類似於磁場。有趣的是,他們發現並非所有的猴子都學會了洗番薯,有15%的猴子是學不會的,而且這15%的猴子基本上都是較老的公猴子,換到人類世界就是大約40歲以上的男人。他們具備一定社會地位,是一群人的領袖,他們都拒絕學習,拒絕嘗試新鮮事物,也拒絕進步。
為什麼源起於一只猿猴的洗番薯行為會超越時空,傳播到另一個地方去呢?為什麼會有一部分猿猴的行動不受到影響呢?這些現象可以利用“波動”的性質來進行說明。猿猴的高波動會對其他猿猴的波動產生影響。具有同頻率的猿猴很容易就能夠感受到此種影響,進而產生共鳴。但是,具有不同波動的猿猴卻無法感受到,所以就不會產生共鳴。而這些具有不同波動的猿猴,正巧就是領導階級,在猿猴的現實社會中,就是那些有權力有勢力的12歲以上的公猿猴。相對於人類而言,超過45歲的男性,也同樣缺乏對高波動的共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