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
老牌公司都不敢和電視臺交惡,新興企業更是如此,看看mnet就知道,如果沒有電視臺和頒獎典禮,它根本無法打破S&M、JYP、YG等元老的封鎖。
熙成想要在韓國本土布局,就必須掌控一個電視臺。
KBS就不用說了,作為韓國政府直屬設立的媒體機構,是韓國曆史最悠久的公立電視臺,之所以稱為公立而不是國立,是因為其管理方法和國立電視臺的概念有少許不同。目前在韓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立電視臺,在民眾的心中,韓國放送KBS無疑就是國立電視臺的地位。
KBS的起點要追溯到1927年,當時的京城電視臺是韓國電視放送事業的始祖。1947年透過政府的參與,京城電視臺改組為韓國中央電視臺。1953年首爾中央電視臺(當時稱做漢城中央電視臺)成立;1961年首爾國際電視臺、首爾電視放送成立;1968年,這三家電視臺與韓國中央電視臺合併,1973年正式更名為韓國放送KBS電視臺。
KBS類似於中國的CCAV,想把它買下來或者掌控在手裡,那純粹是作死。
所以在確定目標的時候,這個電視臺熙成連考慮都沒考慮過。
MBC的電視和廣播的放送範圍是韓國全國地區,最初的起點本來是廣播放送局,成立於1961年12月2日,直到1969年8月8日MBCTV正式建立,MBC才擁有了電視和廣播兩大放送渠道。
以10億韓幣為基本資金的MBC文化放送,如今在韓國全國擁有69個放送分局和184個放送中介點,可謂早就根深蒂固。
和KBS不播放廣告不同,在運營方式上,廣告是MBC一項十分重要的收入,從業務性質來說屬於商業電視臺。但是MBC的70%股份屬於公立機關“放送文化振興會”,從這一方面來看MBC的法律性質又是公立電視臺,究竟MBC是商業還是公立,在韓國民眾之間時常出現爭議。
70%屬於國家機關,這讓熙成怎麼下手。
牙口雖好,無處下嘴,徒呼奈何。
最後再看SBS,SBS與另外兩家相比,成立時間比較遲也比較特殊。
時間回到1990年,當時正處於韓國新聞放送界的大改革時期,這一年的8月份韓國《放送法》被修訂,從此在韓國允許經營民立放送機構。同年10月31日,以泰榮(株)為首的31家公司合作創立了首爾放送(株),也就是現在的SBS電視臺。
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歷史,而且股權也十分分散。
如果想要拿下一家超大型電視臺,也只有SBS才有半分可能。
但是熙成讓金斗煥接觸之後,只能十分失望的發現,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只有他們加不差錢。
看看SBS的主要股東都是寫什麼企業吧。
泰榮地產建築佔了百分之三十的股權,這是韓國最大的地產建築財團,平時不顯山露水,但是隻要揭開它們表層的財富網路,你就會發現他和排名前十的大財團其中一半都有產權關係。
瑰都啦咪鍋爐佔了13。2%,這名字看著很蛋疼,可它是世界性鍋爐的專業生產研發企業,其優秀的品質和強大的競爭力,鑄造出了“瑰都啦咪”金字招牌。自1962年創業,47年來一直引導著韓國採暖文化的發展。韓國瑰都啦咪集團自成立之日起,公司生產300多種產品;擁有560多項產業智慧財產權;取得國內外各種認證和國際標準的ISO9001、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歐盟CE認證等等。
同樣是一個不差錢的龐然大物。
大韓投資信託運用佔了9。5%,這個企業名聲不怎麼顯著,但是隻要知道它是由韓亞金控和瑞銀聯手打造的基金,就沒人不瞪大眼睛。
大韓製粉掌控5。6%,剩下的屬於政府公股,由韓國國民退休金管理公團獨享。
沒有任何一個是省油的等,所以有人說MBC是政黨的電視臺,SBS是財團的電視臺,就熙成那點錢,丟進去練個水花也漂不起來,除非他背後的家族基金不顧一切的支援他,至少話費十幾甚至幾十上百倍的代價去買。
那不是收購,那是砸錢,純粹的逗比行徑。
所以,熙成只能放棄三大電視臺,同樣的,mnet也不可能賣,它背後的希傑集團,那是排名前五的超級財團,從來只有收購別人的份,哪會被人收購。
熙成的目標繼續下降,於是就落到了OBS京仁TV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