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好久媒體上沒有拿香江與內地說事兒的時候,一則“香江武俠,不過如此”的新聞,卻是吸引了一眾香江民眾的議論。
香江武俠雖然不能完全的代表香江,但是,香江武俠卻是香江文化的象徵之一。
五六十年代之時,香江武俠文化開始崛起,一度進入整個東南亞。哪怕就是進入新世紀,香江武俠退步了很多,但香江武俠文化也一直影響著無數人。無數的香江人都將香江武俠當成是香江文化的標誌,也當成是他們的驕傲。
可是,竟然有那麼一天,他們發現了一個人說出香江武俠不過如此的聲音。
這種聲音,簡直是在挑戰香江文化,挑戰整個香江。
“香江武俠不過如此,如果這句話成立的話,那麼,內地有沒有武俠就是一個問號了。年輕人可以有一些傲氣,但如此的目中無人,如此的狂妄自大,我想,這不是一個作家應有的品德。”
在無數香江市民紛紛議論之間,香江一些媒體報紙也是激動起來。
同樣是大明報的簽約作者“楊之然”卻是在大明報上公開批評黃一凡。並且,還就此回擊了內地武俠,甚至是內地文化。
楊之然的回擊,可謂是點燃了香江與內地爭吵的導火索。
本來香江媒體與內地媒體也不見得有多融洽,大家文化上有許多的差異,就是價值觀都有很多的不同。之前因為迴歸,香江與內地媒體也都較為剋制。但現在,香江媒體卻是突然發現,自己這一邊剋制卻是讓內地一些人囂張起來了。一瞬間,無數香江知名作家,編劇,文壇從業人士紛紛執筆,加入了這一場攻擊黃一凡,大罵內地的陣營當中。
只是,香江媒體的加入,內地媒體又豈能捱罵。
雖然不少內地媒體也覺得黃一凡在採訪的時候說出來的話太過於尖銳,但此時不是去責備黃一凡的時候了。他們其實早就看香江媒體不順眼了,他們同樣看很多的香江人不爽。就像最近兩邊相安無事,誰也不會攻擊誰。但是,內地媒體卻哪裡又不知道。在很多的時候,香江媒體明面上不說內地怎麼樣怎麼樣,但是,暗地裡,還有很多的評論都在無比的諷刺內地。
就是這種發自骨子裡的不屑,讓身為內地媒體的他們一肚子惱火。
此前他們也很剋制,但現在,竟然香江媒體已經拉開了架子。
現在能怎麼辦,那就打吧。
“我很奇怪為什麼香江媒體對於一位作家說出的一句“香江武俠不過如此”的話,竟然有如此過度的反應,香江不是一直很有優越感的嗎。香江不是從來就沒將內地放在眼裡嗎,你們不是一直說著你們的香江文化,香江經濟引領著內地,甚至引領著整個東南亞。但現在,現在你們的優勢去了哪裡?香江武俠不過如此,僅僅只不過是黃一凡的個人觀點。要我說,同樣說出這一些話的,在你們香江可是大有人在。宮白羽當年可是一直罵過內地,但現在,我很想知道,宮白羽為什麼跑來燕大教書?”
香江媒體不是吃素的,內地媒體同樣不是省油的燈。
以前內地與香江差距比較大,那還就罷了。
可是,現在內地早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香江人卻仍拿幾十年前的眼光看內地。恐怕是個內地的人兒,都會對香江不滿。
當然,在兩邊相互攻擊的同時,也有一些勸架的。
香江與內地都是一家,沒必要分個彼此。
香江文化同樣是華國文化。
香江武俠同樣是華國武俠。
但是,這樣的一些大道理並沒有幾個會聽。
不管是對於香江這一邊,還是對於內地這一邊。
一方面是香江這一邊認為自己被內地某位作家欺負了,而另一邊卻認為,你們香江自視甚高可是欺負了我們內地幾十年。
一場罵戰,大戰了幾天幾夜,爭論不出什麼結果。
而最後,在有關部門的出面之下,媒體之間的爭論暫且停歇。
只是,說是停歇,但其實並沒有停。
停的只是香江與內地之爭,但兩邊的方陣卻仍在為武俠之爭展開拳腳。
當然,兩邊爭論的重點已經放在了黃一凡與宮白羽這兩人之間。
畢竟,這是兩人挑起來的事兒。
首先是宮白羽向黃一凡約戰。
如果宮白羽不閒著蛋疼向黃一凡約戰,這就不可能有香江與內地武俠大戰。當然,對於香江媒體來說,如果黃一凡謙虛一點,哪怕就是兩人開戰,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文鬥。